中新社上海3月23日電 (記者 鄭瑩瑩)23日在上海開幕的2024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上,微軟HoloLens的聯合發明人之一阿維·巴爾-澤夫(Avi Bar-Zeev)戴著一副HoloLens(虛擬眼鏡)現身大會,展示他虛擬世界里的蝴蝶與恐龍。
他說,今天的“虛擬世界”大多還是一個人體驗,未來伴隨著設備的普及,更多人將參與進來,可以形成小組、展開互動,大家可以在虛擬空間里“在一起”。
人工智能普及應用的“虛擬世界”會來嗎?OpenAI前全球商業化負責人扎克·卡斯(Zack Kass)說,“1900年的時候,人們不會想到,六十幾年后,人類登月會成為現實。”他認為,通用人工智能(AGI)將在2030年實現。
扎克·卡斯說,“我認為我們能在未來構建一個真正的烏托邦,那是一個比現在好得多的世界,是一個人工智能(AI)賦能的世界。”
盡管普通公眾還不能完全體驗到人工智能開發者們所描述的“虛擬世界”,從文生文的ChatGPT,到文生視頻的Sora,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給行業內外帶來沖擊。
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指出,ChatGPT的社會沖擊是非常大的,如果說搜索引擎是“責任有限公司”,ChatGPT就好比“責任無限公司”,“搜索引擎搜索的都是‘別人的’;ChatGPT每一句都是自己生成的。”
業界也憂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ChatGPT會帶來潛在隱患,多國也在研究立法約束AI。日前,聯合國大會也通過首個有關人工智能的決議。
沈向洋指出,大模型來了以后,也迫使人們重新思考人機關系,“GPT給我們帶來的沖擊,到底有多少是機器智能的發展?有多少是人機交互的震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