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在擴大肉牛養殖、苗木花卉種植、溫室果蔬大棚、獼猴桃休閑采摘等特色產業的基礎上,又引進了泰山參、黃精等中藥材種植加工項目,采取‘合作社+工會+農戶’的發展模式,村‘兩委’領辦合作社,尋找致富門路。工會上門提供技術培訓、資金支持、銷售服務,農戶提供土地或勞動力,我們抱成團闖市場,村集體收入、入社村民收入穩步增長,大家‘不出家門、增收致富’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獲悉該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獲評“山東省工友創業園”,全國勞動模范、泰安市泰山區東孫村黨支部書記米培蓮喜不自勝。
位于泰山腳下的泰山區環境好、景色優美,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農業產業基礎薄弱,深度開發利用不夠,農村新型產業特別是田園綜合體起步晚、規模小、水平低。加上農業創業人員技術型、專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鄉村的建設發展。對此,泰山區總工會緊緊圍繞“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目標要求,注重在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單位和農民工、返鄉創業人員等群體中培育工會助力鄉村振興優秀平臺和帶頭人,積極推進“工友創業”向鄉村延伸,在扶持創業、吸納就業、提升服務上下真功夫,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展現工會組織的責任與擔當。
以工友創業園培育提升為抓手,泰山區總工會充分挖掘整合鎮村資源,逐步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策”特色品牌。目前,該區著力打造的精品果蔬園、花卉苗木園、茶葉種植園、民宿美食園、中藥材種植加工園等6個農業特色工友創業園區,持續帶動周邊農村群眾參與就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活力。同時,區總工會與市、區就業培訓機構聯合,對有創業意向的人員提供項目推薦、經營管理、資金融通等“定制服務”,讓他們的創業夢想盡快落地開花。
據泰山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磊介紹,今年,區總工會已對創業園開辦實用技術類培訓8場,涵蓋創業園職工400余人。并與泰安市惠民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泰安市泰山大姐家政服務職業培訓學校簽訂培訓協議,常年對泰山區待業待崗職工、農民工進行家政服務、面點制作、直播帶貨等方面的技能培訓。
在此基礎上,區總工會積極發揮工友創業園的示范帶動作用,調動農業勞模、農民工、農村轉移勞動力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泰山區“農民工之星”李傳亮帶領鄉親們成立茶葉種植合作社,成功帶動周邊群眾200余人就業;東孫村東華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津口女兒茶廠、岳莊村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新一批工會助力鄉村振興優秀平臺不斷涌現,城鄉一體的工會服務網絡正在形成。
(山東工人報 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