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陜西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發展通道(主題)
四百余名技能人才獲得專業技術人才職稱(副題)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毛濃曦 通訊員祝盼)記者近日從陜西省人社廳獲悉,陜西打破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與職業技能評價界限,著力落實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政策,以提升人才服務質效,全省已有400余名技能人才獲得專業技術人才職稱。
據悉,2023年5月至7月,陜西省人社廳以產業園區、重點企業為主要對象,先后赴西安、渭南等多家企業開展實地調研、交流研討,查找短板與不足。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7月底,陜西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211.5萬人(不含中央駐陜單位),其中高級職稱21萬人,技能人才總量538.5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9.6萬人。
之后,陜西省人社廳發布了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工程的通知,提出將推動職業技能培訓、技工教育培養、技能人才評價、技能競賽選拔、人才表彰激勵和載體平臺建設等作為重點工作。同時,明確提出實行評聘結合,引導企業將職工技能等級與工資水平掛鉤,支持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參加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具備操作技能的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取得職業技能證書。還要求拓寬技術技能人才發展通道,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逐步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教師全部貫通,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逐步貫通,促進兩類人才融合發展。
此外,陜西推進技術轉移轉化職稱評審,創新開展相關人才職稱評審工作,深入推進工程系列技術轉移轉化人才職稱評審工作,在工程系列中增設技術轉移轉化職稱專業,完善評價標準,明確“評什么、怎么評、誰來評”,并暢通申報通道,有效破解科研成果“沒人轉、誰來轉”的問題。目前,已有417人取得技術轉移轉化專業職稱資格。
在全面深化職稱評審制度改革方面,陜西已完成25個主體系列的職稱制度改革任務,授權111所高校、20家大型企業和科研院所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
陜西省人社廳廳長蔡釗利表示,專業技術人才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骨干力量,高技能人才是創新驅動的重要支撐,要健全育才機制,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和職業技能提升兩項品牌工程,加快推動“兩類人才評價”多領域雙向貫通,以人才“質”的提升促進生產力“新”的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