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延慶區在技能培訓、人才招聘上持續發力——(引題)
長城沿線村民“吃上生態飯”(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賴志凱
柳女士是北京市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民宿接待人員,接待游客、陪伴游客爬長城、游石峽是她的日常工作。隨著村里餐飲住宿產業日益完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如何更好地宣傳長城文化,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成了柳女士的一大難題。困惑之際,延慶區人力社保局組織的鵲橋培訓為她充電賦能。
“我參加了戶外運動指導員的培訓,帳篷組裝、結繩技巧等內容特別有用,我帶客人爬山時就可以給他們講解戶外物資、安全防護方面的知識。”柳女士說。這是北京市延慶區在技能培訓、人才招聘等領域持續發力,助力村民講好長城故事,為了讓長城沿線村民“吃上生態飯,走上致富路”的一個縮影。
新產業衍生用工新需求
據了解,延慶區鵲橋培訓積極聯合八達嶺鎮政府,聚焦“吃、住、行、游”4個方面組織開展適合長城沿線勞動力的各類免費培訓。近年來,他們積極服務北京石光長城民宿有限公司、八達嶺文旅集團等36家企業,開展長城保護員、長城文化研學游、長城講解員、民宿管家、戶外運動指導員等18個職業工種培訓4359人次。
“我們招聘的崗位主要有收銀員、咖啡師和民宿管家。節假日來吃飯住宿的游客數量激增,這些工種非常緊缺。”石光長城精品民宿于經理來到延慶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提出了需求。
該民宿位于石峽關長城腳下,企業衍生出石光咖啡、石光長城文化書店等新行業,新的產業模塊讓企業出現新的用工需求。延慶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安排企業服務專員,采取“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形式助力企業解決用工需求。本年度,石光長城精品民宿已參加區人社局舉辦的現場招聘活動5次,收到意向簡歷38份,崗位空缺已得到及時補充。
在長城腳下奉獻青春力量
設置鄉村振興協理員崗位是當地為基層輸送和培養青年人才的重要舉措。延慶區已選聘2452名到農村從事支農工作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其中服務于長城沿線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有135名,辛彤就是其中的一員。
畢業于北京城市學院的辛彤來到八達嶺鎮石峽村已有3年時間,她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依托本村生態資源和長城文化資源,協助舉辦八達嶺石峽關谷環長城越野賽等文化活動,在廣袤的長城腳下奉獻著青春力量。
據悉,為了保障鄉村振興協理員切實在長城沿線村落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延慶區人社局嚴把“入口關”,選聘素質高、能力強、具有基層情懷的高校畢業生進入協管員隊伍。同時結合八達嶺鄉鎮各村發展現狀、主導產業特點及資源、地理優勢等,將所學專業為旅游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畜牧等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分配到崗。把好“能力關”,組織鄉村振興協理員崗前培訓,講解基層情況、未來發展規劃、農村發展現狀和面臨的種種問題,教育引導大家扎根延慶鄉村振興實踐,從學校的“小課堂”走向田間地頭的“大課堂”,用實際行動講好長城故事,弘揚長城精神。
日子可有奔頭了
“我就是土生土長的石峽村人,現在在我們村到幫水峪這段公路上打掃衛生,有五險一金,既保護了環境,還能獲得穩定收入,日子可有奔頭了。”石峽村村民謝東平原是低收入戶,2018年被招用為本鄉鎮的公共設施維護員,從事公路衛生維護工作。
面對想要就近就地就業,且難以通過市場實現就業的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延慶區人社局積極同鄉鎮街道對接,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近年來,延慶區人社局與八達嶺鎮積極對接,開發公共設施維護員、勞動保障協管員、養老助殘員等社會公益性崗位。
“每年在舉辦‘長城腳下過大年’‘中秋拜月’等活動時,我們還需要臨時用工五六十人。人社局免費發出崗位信息,我們參加現場招聘會,很快就能找到人手,我們經營更有底氣了。”于經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