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平山縣西柏坡紀念館第九展室,“人民郵電”四個金色大字,蒼勁有力。1948年12月,《人民郵電》報正在籌備創刊,應郵電工作者的熱切期盼,毛澤東在西柏坡親筆題寫下報頭“人民郵電”,指明了新中國郵電事業的方向和宗旨,成為引領一代代通信人不懈奮斗的初心使命。
作為扎根燕趙大地這片紅色熱土的通信央企,中國聯通河北分公司從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中不斷汲取奮進力量,矢志不渝、初心如磐——
革故鼎新的時代浪潮中,行業體制機制幾經變革,河北聯通強企報國的政治底色更加鮮明;
信息通信技術的加速演變中,通信載體、服務方式更新迭代,河北聯通為民服務的宗旨本色更加純正;
數字經濟的高歌猛進中,機遇與挑戰不斷涌現,河北聯通勇于創新的精神亮色更加奪目。
紅色初心如磐,銳意創新為路。在時代變遷、改革發展中,河北聯通堅守忠誠底色、永葆為民本色、繪就創新亮色,書寫出不負黨和人民的時代答卷。
“變”的是體制機制,“不變”的是忠誠底色
在河北邢臺的繁華市區,坐落著一座頗有年代感的地標建筑——邢臺電報大樓,頂層的塔鐘分外顯眼,遠遠就能看見;定時響起的鐘聲似乎不只在播報時間,也在娓娓述說著時代變遷。
邢臺電報大樓于1975年投入使用,是當時的大型綜合通信樞紐工程,曾為邢臺市郵電局的局址。數十年來,這座大樓見證了通信行業改革發展的多個時期——1998年郵電分營之后,這里一度是邢臺市郵政局、邢臺市電信局的辦公地;2000年以后,門前先后掛過河北省通信公司邢臺市分公司、中國網通(集團)有限公司邢臺市分公司等多塊牌子。如今,這座歷久猶存的建筑作為中國聯通邢臺市分公司的辦公區仍在使用中。
2021年拍攝的邢臺電報大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邢臺電報大樓與全國所有省會、直轄市、工商業大城市均設有直達報路。電報業務鼎盛時期,這座大樓一年向全國各地收發的電報信號多達85萬份。
2017年,邢臺電報大樓入選邢臺市首批歷史建筑。三代通信人的拼搏身影,樓頂信號塔的數次升級……這座大樓承載的時代印記,正是河北乃至全國郵電通信行業改革發展的縮影。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變遷中,河北聯通將紅色基因融入發展血脈,用可歌可贊的行動不斷擦亮強企報國的忠誠底色。
忠誠底色,是不怕犧牲、前赴后繼、沖鋒在前——
抗美援朝戰爭中,邢臺巨鹿老郵電局局長逯云朝作為通信兵電臺臺長,在保護清川江大橋戰役中,面對敵機無數次狂轟濫炸,帶領3名共產黨員手舉天線傳電波,成功恢復戰線通訊,避免了更大的犧牲。
忠誠底色,是急難險重面前,挺身而出的堅毅果敢——
1976年唐山7·28大地震后,從廢墟下脫險的437名唐山郵電職工,第一個念頭就是搶通線路、報告災情。大家強忍悲痛,震后僅用1小時27分便恢復了外界通訊。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郊外站及時與北京聯絡
2023年7月底8月初,河北遭受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洪水災害。面對全省多地通訊設施受損的緊急情況,河北聯通投入人員4.1萬人次、車輛1.7萬臺次,不舍晝夜、艱苦奮戰,多個失聯區域率先打出了聯通電話,彰顯出的“聯通速度”“聯通溫度”“聯通高度”獲得河北省人民政府高度肯定。
石家莊贊皇聯通保障人員在棋盤山搶修
河北省人民政府發來感謝信
忠誠底色,是重要時刻、從不缺席的使命必達——
圓滿完成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張家口賽區通信保障任務。“張家口場館通信保障實現了萬無一失、無懈可擊,非常完美!”“你們表現出來的專業的技術能力和敬業深深打動了我們”……來自北京冬奧組委技術部、OBS(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等機構、媒體的一封封感謝信,滿載著對河北聯通保障團隊的高度評價。
OBS(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發來感謝信
忠誠底色,是攻堅克難、造福人民的不懈奮斗——
2.8億元幫扶資金、355名扶貧人員、405個扶貧項目……脫貧攻堅戰期間,河北聯通幫扶52個縣、122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2萬人全部脫貧,惠及貧困人口近11.3萬,獲得集團公司黨組授予的“脫貧攻堅先進單位”,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河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變”的是信息通信技術,“不變”的是為民本色
抗戰時期臨漳地下紅色交通開展情況,革命先輩的紅色故事,新中國郵電時期的電話機、油印機、日戳、來往公函等實物,對不同時期郵電發展歷程的梳理……在邯鄲臨漳,有一間面積不大但史料豐富、頗具特色的展館——臨漳聯通黨史教育陳列館。這間展館于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建成,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場所。
聯通職工在陳列館參觀
“我希望讓更多黨員、干部、職工了解前輩們走過的道路、奮斗過的事業,從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更加堅定初心和使命。”談起設立這間展館的初衷,當時負責展館籌建的臨漳聯通黨務工作者蘇臨河這樣表示。
蘇臨河出生于郵電之家,母親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參加工作的老郵電職工。上世紀80年代,他成為一名投遞員,每天騎著自行車沿著百余里的郵路把報刊、信函投遞到各家各戶。
1987年初冬的一個風雪天氣,已到傍晚時分,蘇臨河的衣服已經濕透,又冷又累的他翻看了剩下的幾份郵件,覺得沒什么重要東西,決定明天再送。回到家,母親看到郵包里剩余的郵件,十分嚴肅地“命令”他立即回去送完,決不能拖到明天。37年后再說起這件事,蘇臨河記憶猶新,“從事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就必須盡職盡責、不怕苦不怕累。每當我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或者有所倦怠時,就會想起母親的教誨,內心會立刻充滿信心和力量。”
從人工電報到智能手機,從有線電話到無線網絡,從語音通話到高清視頻……百年來,通信技術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通信方式也在不斷刷新。在時代浪潮中,無論聯通技術手段和服務方式如何變化,河北聯通始終牢記“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宗旨,服務為民的本色成為一代代通信人的執著堅守。
對接社會需求,豐富產品供給,河北聯通不斷為廣大用戶打造通信新體驗——
21世紀初,逐步建立2G、2.5G網絡;2008年布局3G網絡建設;2010年4月,首個光纖到戶試點工程竣工驗收,接入帶寬高達千兆;2015年開啟4G大規模建設,2018年完成網內首次基于4G網絡系統的VoLTE高清音視頻通話;2019年率先在雄安新區全域開通5G網絡……通信技術演進升級過程中,河北聯通蹄疾步穩,通信服務持續迭代更新。
1999年5月17日,保定市電信局在長江以北率先開通無線市話“小靈通”業務,為群眾增添了全新的通信方式。保定成為北方第一個、全國第四個商用小靈通網絡的城市。圖為當時用戶爭相購買“小靈通”的場面。
當前,數字經濟發展如火如荼,離不開5G、千兆光纖網絡、數據中心等數字新基建的底座支撐。河北聯通全力加快建設步伐,描繪出一個個鮮活的數字新場景:從城區到鄉村,從近海到山區,5G網絡覆蓋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一張省內規模最大的千兆寬帶網絡,讓偏遠農村也發展起電商直播,將特色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2023年啟動運營的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利用河北聯通領先的京津冀一體化組網模式,實現懷來直達北京的網絡傳輸,時延降至2ms以內,為客戶打造“兩城一家”、如“身臨北京”般的極速網絡體驗。
河北聯通建設5G基站
中國聯通(懷來)大數據創新產業園外景
“安上全屋光寬帶后,我在院子里直播也沒問題了。”來自承德大山里的網紅“守山大叔”說。
“網絡換成FTTO后,收銀、視頻監控、客人辦公、機器人送餐都夠用了。”賓館工作人員說。
面向家庭用網推出全屋光寬帶、面向中小企業推出FTTO(光纖到辦公室)、面向電商直播推出全場景解決方案……基于堅實的網絡基礎,河北聯通聚焦不同場景需求,不斷創新與豐富網絡服務供給,一系列產品收獲良好市場反響。其中,自2021年12月正式推出全屋光寬帶以來,河北聯通全屋光寬帶已走進100多萬用戶家中,引領了智慧家庭新風尚。
2024年4月9日,由石家莊開往杭州東的“聯通智家”云龍專列順利發車。
在京廣高鐵石家莊北段部署5G-A網絡,全國首次實現5G-A上高鐵,網速提升近3倍;在雄安新區、石家莊部署最新的F5G-A(第五代固定網絡增強版)萬兆光網方案,讓幾十秒下載一部8K超高清視頻成為現實……如今,河北聯通正積極推進5G-A、F5G-A等技術在新業務新場景中的應用,張開雙臂迎接“萬兆時代”的到來……
網絡提速、信號升格的同時,河北聯通做實惠企利民舉措,讓客戶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取消國內長途費和漫游費,流量不清零、流量轉贈、攜號轉網、提速降費……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企業發展成果。
圍繞“數字適老”,河北聯通以暖心貼心服務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享受智慧生活。在全省486個營業廳掛牌設立“智慧助老體驗中心”,設立愛心驛站等服務;65歲及以上用戶撥打10010熱線可以直達人工通道;打造銀齡專屬套餐,銀齡卡、孝心卡、愛心卡等銀齡服務惠及近4萬用戶;開展公益大講堂8745場次,向老年人大力普及智能手機操作、防范電信詐騙等知識。
唐山聯通深入社區開展信息無障礙建設和老年人防詐騙知識宣傳
“變”的是數字藍海,“不變”的是創新亮色
在保定徐水,高可靠、低時延的5G-A(5G-Advanced)網絡支撐下,長城汽車焊接車間的機器人十分流暢地進行著各項作業,這是5G-A技術在汽車產線的首次落地;在“未來之城”雄安新區,建成“IPv6+全國第一城”、全域完成3000個5G RedCap(5G輕量化)站點規模部署,落地全國首個“5G+北斗”天地淀一體化環境監測網絡;在鋼鐵重鎮唐山,聯合河鋼唐鋼打造全國首個無人天車智能庫區,實現無人化作業;在滄州黃驊港,基于5G+北斗技術打造無人化、智能化散貨裝船生產線,大大提高港口作業效率……在建設數字河北的一系列創新場景中,河北聯通始終緊跟科技創新的步伐,用越來越先進的數字技術,為千行百業賦能助力,彰顯出愈發鮮艷奪目的創新亮色。
保定長城汽車徐水廠區焊接車間
河北聯通勇當數字技術融合創新排頭兵,深入實施科技強企戰略,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科創碩果遍及千行百業——
聚焦新型工業化,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不斷深耕,累計為全省1300多家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聚焦農業農村數字化,在全省1.4萬個村落地數字鄉村平臺,建設河北省糧食購銷監管信息化平臺、落地180個智慧糧庫;聚焦醫療行業數字化,自主研發云HIS醫院信息系統,落地50余家醫療機構,形成河北省規模最大的中小型云上醫院集群;聚焦數字政府建設,積極承建河北省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建設項目、雄安新區城市大數據平臺等項目;聚焦縣城智慧化改造、基層治理數字化,在唐山、秦皇島、張家口等地建成多個綜合性智慧城市項目。
鋼鐵是河北的主導產業。2022年5月,中國聯通在河北成立智慧鋼鐵軍團,全力服務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
當選河北省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單位;牽頭建設的“智聯鋼鐵云”平臺成為全國鋼鐵行業兩大公有云平臺之一……兩年來,中國聯通智慧鋼鐵軍團立足河北、面向全國,不斷輸出數字化能力與解決方案。
中國聯通智慧鋼鐵軍團在河北永洋特鋼打造5G工廠
2023年,中國聯通智慧鋼鐵軍團與河北永洋特鋼深度合作,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孿生、物聯網等多項前沿數字技術打造5G工廠,從數字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數字化辦公、數字化交易四個維度,全面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河北省首家以數據驅動轉型、生產業務重塑的創新型數字化工廠。
生產效率提高25%、生產成本降低20%、安全合規率提升70%、市場開拓成本降低40%、銷售額提高15%、產品出口量同比翻一番……“中國聯通智慧鋼鐵軍團以先進的通信技術和智能化解決方案,為我們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實質變革。”前不久召開的中國聯通鋼鐵行業重點省市全國研討會上,永洋特鋼總經理杜曉方分享了河北聯通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可喜成果。
創新能力的背后,是人才的強力支撐。2018年,立足雄安新區這片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中國聯通成立聯通雄安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安產互公司”),成為運營商在雄安新區成立的首家科創公司。
輸出創新產品30余款,取得資質近30項、專利近40項、軟著150項,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榮譽20余項……6年來,作為河北聯通的創新產品中心、能力中心、研發中心,雄安產互公司這支年輕的隊伍,在科創之路上取得了累累碩果。
這一過程中,雄安產互公司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通過“自主培養+高端引進”打造人才優勢,不斷夯實科創軟實力,短短幾年間已形成一支超400人的年輕化、高學歷的創新人才隊伍。
2023年,中國聯通格物Uni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入選2023年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河北省首批國家級“雙跨”平臺。雄安產互公司工業互聯網專家彭賽金正是參與平臺建設運營的重要一員。
中國聯通格物Uni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亮相2023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
作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彭賽金對智能制造領域有精深研究。入職雄安產互公司以來,他發揮專業所長,聚焦工業互聯網領域幫助企業實現智能化改造與數字化轉型。在他看來,去年上線的中國聯通格物Uni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是聯通深耕工業互聯網多年積累與沉淀的重要成果,目前平臺已服務22個行業,覆蓋9大領域。“下一步,希望充分發揮這一平臺的能力優勢和品牌影響力,聚合聯通資源和行業生態資源,聚焦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多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助力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提質,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的規模化發展。”
百年傳承,初心如磐。三十而立,向新而行。在“變”與“不變”的時代交響中,河北聯通將牢記初心使命,在揚帆遠航的新征程上繼續堅守忠誠底色、永葆為民本色、繪就創新亮色,聚焦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主責,拓展聯網通信、算網數智主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