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中小企業在經濟體系中占據關鍵地位,是產業鏈穩定、就業民生及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推動其數字化轉型對增強經濟韌性、推進新型工業化意義重大。
12月3日,在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期間舉辦的中小企業數智融通合作論壇上,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魯春叢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題提出了三點建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在戰略決策部署中強調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及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要求,為相關工作指明方向。
增強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性的基礎保障是中小企業,增加就業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是中小企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也是中小企業。多措并舉,發展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對增強經濟發展韌性、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促使中小企業競爭態勢發生變化,數字化轉型有助于企業實現多項目標,獲取市場競爭優勢。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實現“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綠色、安全”等多重目標,進而支撐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主動權。可以說,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既是紓困,更是培優。
近年來,工信部大力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在其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具體工作包括編制轉型指南與評測指標,解決企業“知”“行”問題,運維公共服務平臺助力企業自評測;發布轉型發展指數,為地方提供評估工具,顯示出不同行業、區域及企業類型的數字化轉型差異;征集遴選典型案例,為中小企業樹立標桿;建設數字化平臺,提供共性服務。
針對下一步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問題,魯春叢提出三點建議。
降低轉型成本,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應聚焦打造細分行業產品,降低成本,滿足中小企業對效益提升率的更高要求。
以“一橫”“一縱”為思路,“一橫”通過龍頭企業牽引,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實現產業鏈橫向集成;“一縱”將企業內部各層面系統有機集成,提升管理效率,地方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推動行業轉型。
以人工智能應用為抓手,在部分環節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效率,鼓勵中小企業積極探索并形成典型案例。在如檢驗檢測、維修維護、風險監測等環節中,利用好人工智能將給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帶來極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