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湖北襄陽17家青創園孵化上千家企業(引題)
點燃縣域青年創業的火種(主題)
李梁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從8年前返鄉時的茫然無措,到如今在湖北省襄陽市音樂制作領域小有名氣,樊城區建設路21號創意園陪著管澤禎熬過了最艱難的創業初期。“青創園就像我們的家。從創業起步到發展壯大,共青團為我們營造了非常好的創業氛圍,時刻能感受到團組織的溫暖。”今年4月,管澤禎的公司一度資金周轉困難。園區負責人陪他一起來到銀行,幫助他申請辦理共青團推出的青創貸,成功貸到30萬元,政府貼息,一下子緩解了局面。
自共青團湖北省委開展青創園試點工作以來,襄陽市共建起17個省、市級青創園,全省規模最大,孵化面積約30萬平方米,爭取并發放各類獎補資金超過1960萬元。全市青創園注冊公司1213家,帶動9600人創新創業,千年古城青年創業春潮涌動。
為青年打造家一樣的創業園
31歲的管澤禎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后,回到家鄉襄陽創業。
在公司成立最初的幾個月里,由于定位不清晰、知名度不高,管澤禎很少接到業務,一度交不起房租。
在園區領導和共青團樊城區委的推介下,管澤禎接到了第一個訂單,為家鄉襄陽創作人文推介歌曲《品樊》,此后漸漸在當地原創音樂制作領域嶄露頭角。
為了更加近距離地接觸青年,共青團樊城區委在建設路21號創業園設立樊城區青年中心,為創業青年開展創業輔導、投融資培訓、政策法律咨詢等專業服務。
2023年,卓蟻(襄陽)科技有限公司入駐襄陽谷城縣跨境電商產業園,園區不僅為其免去租金,還免費提供直播設備和攝影棚。
“在海外短視頻平臺上直播一個多月,我們的產品銷售額已超過2萬美元。”卓蟻(襄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蘇婉說。
外貿進出口需要到海關備案,涉及業務多、辦理周期長,谷城縣跨境電商產業園與縣外貿綜合服務中心聯合,為創業青年提供代辦服務,15個工作日就能拿證。
目前,谷城已實現12個鄉鎮、290個村社區電商物流服務站點全覆蓋,初步形成了城鄉村戶互聯、電商物流互融、數據共享互通的谷城數字電商模式。
為園區內青年提供創業服務,是襄陽市六○三文創園團支部書記饒龍鑫每天的工作。
六○三文創園前身是印刷過《毛澤東選集》《新華字典》的三線印刷廠,2019年,電影《你好,李煥英》在此取景,園區成為襄陽青年的網紅打卡點。
在成立之初,六○三文創園就建立了綜合團支部,隨著入駐的創業青年越來越多,2022年,園區被認定為襄陽青創園首批試點單位。
相比于市區商圈房租高、競爭大,蔡丹陽在六○三文創園內承包的水吧享受房租優惠政策,每月僅需支付1500元。
從零開始運營店鋪,對于本科學習珠寶設計專業的蔡丹陽來說頗有難度。蔡丹陽不懂如何做品牌,對于流量推廣也一竅不通。“除了搖奶茶,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么,很無力。”
得知這個情況之后,饒龍鑫邀請園區內已經發展成熟的咖啡店店主,手把手教蔡丹陽運營店鋪。園區承辦會務活動時,饒龍鑫也會將飲品業務推薦給蔡丹陽。
六○三文創園和襄城區人社局聯合,定期在園區共青團活動基地開展創業培訓,為園區創業青年提供一對一的創業指導。
“現在我也是一名‘成熟的’水吧店主了。”蔡丹陽說。
甘做創業青年的“店小二”
在襄陽市南漳縣城關鎮關廟集村,30多個大棚依次排列,80后創業青年敖濤正操控自動噴灑農藥機器人,為即將上市的羊角蜜做好最后一道田間管理。
5年前,敖濤從大城市辭職后返鄉創業,創立了一家農業開發公司。沒資金、沒資源、沒經驗、沒技術,創業初期,他常常夜不能寐。
一次偶然的機會,南漳縣玖天青年創業孵化園負責人劉曉明來到敖濤的草莓園,在得知敖濤創業遇到困難后,劉曉明邀請他入駐南漳縣玖天青創園。
發揮縣域的土地優勢,南漳青創園將農業作為主要方向,打造了由綜合主園區、農創基地和農創分園組合而成的綜合孵化集群,成為南漳青年的創業溫床。
從零返鄉,拎包入“種”。南漳青創園為鄉縣青年提供場地、技術、銷售、資金四大支持,降低了青年創業門檻與創業風險。
“青創園是我的精神支柱。”園區先是為敖濤減免了一年的房租,又推薦他參加了襄陽市返鄉創業大賽,拿到10萬元獎金,還幫助他申請到30萬元的貼息貸款。
為了減輕創業青年的貸款負擔,團市委與襄陽農商行、市融資擔保集團達成合作,聯合推出大學生鄉村創業免息貸款,設立襄陽“新農人”大學生鄉村創業幫扶基金,定向扶持大學畢業生返鄉回鄉初創型小微項目,每個項目提供2萬元至5萬元的擔保借款,免息期1至2年。
青創園不僅為創業青年提供資金上的支持,更注重培養創業青年的創業能力。
政策宣講、普法課堂、金融培訓……在參加過各類創業活動后,敖濤通過自學完成了營業執照變更和納稅工作,不再需要找中介公司,節省了一大筆成本。
以園區資源為基礎,從創業青年所需出發,襄陽市共青團構建“青創園”“青創賽”“青創貸”立體服務體系,完善青創鏈條建設,優化一站式創業服務。
青創園整合關聯企業和社會資源,將青年創業的一簇簇小火苗匯聚在一起,碰撞出絢爛的火花。
“受限于鄉縣市場的客觀條件,單打獨斗是沒辦法做強的,想要實現企業發展必須抱團取暖。”敖濤說。
種植業的一手經驗來自于田間地頭,敖濤從去年開始嘗試種植黃瓜,“和同行朋友們多交流讓我受益很大,催芽、定植、病害防治等關鍵步驟都是在青創園組織的交流活動中學習的”。
每個月,谷城縣跨境電商產業園團組織的劉承強書記都會組織一場“分享沙龍”,外貿領域的創業青年們齊聚一堂。
把技術服務精準滴灌到創業青年的心坎上
“因為有青創園才有了我們,因為有我們青創園才發展得更好”,2010年,28歲的王繼垚回鄉創業,投資300多萬元建立了花卉、苗木和蔬菜產業化基地,那時,在南漳縣選擇農業領域的創業青年還很少。
南漳縣團組織找到王繼垚。返鄉青年往往缺少核心技藝,為此,南漳青創園在創業青年的技術督導培訓上狠下功夫,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文理學院合作,邀請高校教授和行業專家擔任青創導師,為創業青年提供最需要的技術支持。
青創園聯系相關職能部門,定期在園區為創業者提供便利的政策咨詢、登記注冊、法律財務、知識產權等專項服務。
“青年創業者們忙于管理企業,有時注意不到最新的政策消息。我們會對符合要求的企業一個個電話通知。”六○三文創園團支部書記饒龍鑫說,“青年創業的火熱氛圍打造出來之后,會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回到襄陽,為市場注入更多活力。”
六○三文創園構建了涵蓋青年發展成長必備的事業、生活、娛樂全要素生態系統,實現了從園區到創業綜合體的整體跨越。定期開展的插花、烘焙、電影鑒賞、辯論賽等小型沙龍,演講與口才、職場禮儀等培訓活動豐富了創業青年們的生活。
建設路21號創意園開展財稅主題沙龍活動,邀請樊城區稅務局工作人員來園區授課,就“稅收優惠政策解讀、納稅人基本義務、財稅合規、中小微企業財稅問題”等為園區的創業青年們講授。
今年6月,近百名單身青年齊聚襄陽市宜城市五條路創意街區,參加由楚宜青創園舉辦的宜城版“王婆說媒”活動。
生活節奏快、社交圈子窄是不少適婚單身青年的共同煩惱。楚宜青創園為宜城單身青年提供了一個聯誼的舞臺,助推青年人才相戀宜城、扎根宜城、安居宜城。
據楚宜青創園總經理王雪梅介紹,楚宜青創園占地128畝,是鄂西北地區面積最大的青年創業孵化基地,目前入駐各類商家108家,入駐率高達95%。
吃住行,游購娛,和六○三文創園一樣,楚宜青創園為創業青年提供一站式服務。
2024年5月以來,襄陽市公益網絡創業培訓陸續開班,網絡小店運營、短視頻剪輯、直播間搭建等課程吸引近1000人報名,至今已成功舉辦6期,200人順利結業,37人已創辦自己的網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