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于2024年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部署了2025年的重點工作任務,為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穩舵定向,其中多處工作部署與信息通信業息息相關。本文通過認真分析會議對行業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把握2025年中央的工作思路和政策取向,研判行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從而助推信息通信業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邁出更大步伐。
新部署:制定更加積極有為的政策
此次會議全面部署了2025年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特別是在2025年重點任務中提出與信息通信行業相關的計劃措施,展現出強力穩增長、全力擴內需、大力強創新、奮力促改革、著力保民生的鮮明立場,為行業2025年的工作重點指明了方向。
對2025年整體發展進行定調。政策組合首次搭配“更積極的財政政策”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面向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出市場與政府、供給與需求、新舊動能、增量與存量、質量與總量“五個統籌”。
圍繞擴大內需做出新的部署。要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大力實施城市更新”。
圍繞科技創新做出新的部署。要求“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同時,也提出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圍繞深化改革做出新的部署。強調要“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出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并提出要“加強監管,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圍繞擴大對外開放做出新的部署。強調要“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并明確提出要“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
圍繞推動區域發展及鄉村振興做出新的部 署。要求“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深化東、中、西、東北地區產業協作”;提出要“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圍繞綠色發展等做出新的部署。提出“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碳標識認證制度”。
新變化:傳遞出“正視困難、創新引領”的明確信號
與前兩年相比,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信息通信業發展的部署要求(見附表1),更加注重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整體財政貨幣政策加力加量,計劃針對性地開展專項行動或示范工程;面向行業發展更加突出科技創新,強調創新技術的深度應用賦能,服務社會轉型發展??傮w而言,主要呈現五個新變化。
附表1 近三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信息通信業發展的要求
一是政策聚焦緩解下行壓力,對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進一步明確經濟增長目標,會議指出2024年主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即將順利完成,“2025年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結合IMF、高盛等市場機構對我國2025年GDP增速4.5%左右的預測,預計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或設定為4.5%~5%。另一方面,政策落地突出提質增效,“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提法,改變了自2011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基調,表明我國將通過更積極的貨幣政策提振經濟增長、緩解下行壓力。可以據此判斷,2025年信息通信業的核心任務是穩增長、增動能,對照GDP的增速目標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助力實現“十四五”規劃整體目標。
二是高度重視提振消費,信息服務提質增效的力度將加大。一方面,中央積極關注居民消費升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隔一年再次把擴大內需放在第一位,并首次提出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和“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另一方面,以數字消費為代表的消費新需求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明顯增強,2023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高達82.5%,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3.9萬億元,占GDP比重為42.8%、貢獻率達66.45%。這意味著信息通信業對激發數字消費潛能、擴大內需的作用日益凸顯、責任更加重大,面對需求不足的癥結,信息通信業應加快壯大“銀發族”等數字消費群體,培育新型消費、體驗消費、服務消費等新引擎,拓展消費新空間。
三是強調數字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促進數實深度融合成為關鍵任務。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并未延續前兩年強調“發展數字經濟”,而是提出以數字技術賦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城市更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等。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門印發《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對深化5G規模應用做出部署。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要推動5G、大數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技術賦能物流數智化。這一系列部署要求信息通信業進一步發揮基礎性作用,為傳統產業發展提供先進信息技術、堅實網絡支撐、優質信息服務,賦能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
四是科技創新方向更加明確,“人工智能+”行動、未來產業培育將成為著力點。相比前兩年,會議首次提出要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表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和核心驅動力。同時,本次會議再次提出要培育未來產業,可以據此判斷,量子信息、未來網絡、元宇宙、人形機器人等產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國家鼓勵企業牽頭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推動科研機構和企業聯合攻關。這一系列部署勢必要求信息通信企業進一步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加快人工智能、低空經濟、量子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持續鞏固信息通信業的競爭優勢。
五是擴大電信業開放試點,增值電信業務領域的試點范圍也將擴大。繼2023年提出放寬電信市場準入之后,本次會議強調擴大電信業開放試點。可以預計,電信業特別是增值電信服務擴大開放的趨勢將愈發顯著。未來開放可能有兩個方向,一是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試點區域將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二是外資在特定電信公司的持股比例限制將進一步放寬,例如50%不再是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因此未來外資企業可能加速布局互聯網數據中心等業務領域。整體來看,市場競爭加劇的程度基本可控,對電信業的經營沖擊不大。
新思路:信息通信業要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逐漸加深,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息通信業發展也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下一階段,信息通信產業應把握機遇,加快新舊動能 轉換,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一是將穩增長作為重中之重。2024年,信息通信業整體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進入2025年,信息通信業仍需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多做貢獻,服務“十四五”規劃整體目標按質按量完成。
二是持續提升信息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完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持續打造文娛旅游、生活服務、智能家居等新消費增長點,拓展虛擬現實、低空經濟等新消費場景,構建豐富多元的數字生活服務平臺,強化產業發展新優勢。
三是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普及應用,積極拓展產業生態合作,加速融入工業制造、采礦、電力、醫療等行業,推動信息技術實現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多方位賦能,助力社會經濟轉型升級。
四是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快5G-A、星地融合移動通信、量子通信、未來網絡架構研究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深入推動“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成果產業化和推廣應用,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