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原標題:家門口實現“大廠”就業
河南日報記者 肖遙 王雪娜
“新能源‘大廠’就在咱區,大年初四要招聘,一塊兒投簡歷試試吧?”1月28日,從深圳返鄉的洛陽人胡世蒙,一下高鐵就撥通了堂弟的電話。原來,他在途中通過手機看到了伊濱區中州時代新能源生產基地的招聘信息,當時就心動了。
在確保經濟實現“開門紅”的熱烈氛圍下,洛陽多個重點項目、大型企業不停工。以“燈塔工廠+零碳工廠”為標準的中州時代新能源生產基地,便是其中的代表。
“春節不停工,我們全力投產——每1秒即可下線一個電芯,每2.5分鐘就能生產一個電池包,單體電芯失效率低于十億分之一。”該基地相關負責人說。
胡世蒙多年來一直在深圳工作,身處開放前沿的他,如今看到家鄉也有了沿海地區的“快節奏”,激動不已。“我從事新能源產業相關工作,深圳工作收入高但畢竟離家遠。”胡世蒙告訴記者,“家人常常在電話里聊起家門口的新能源廠,有機會我還是想回來工作的。”
回鄉就業,是胡世蒙的新年新期待。
剛剛起步的中州時代新能源生產基地,也有著自己的新年新目標。2024年,基地一期產值突破31億元,二期、三期、四期建設正如火如荼。
記者在基地走訪時看到,一期2號門前車水馬龍,各地牌照的廂式貨車,滿載著新能源汽車電池出發,駛向小米、華為等知名企業的生產線。
“我們的產品銷售火爆、供不應求。為保障生產效能不掉線,春節假期期間,廠區近3000名工人及全體高層將滿勤上崗。”該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
更令人振奮的是,以動力電池配套為主的洛陽新能源產業園項目正拔地而起。節前幾天,工業鄰里中心試運營,國創動力電池配套產業園(一期)項目綜合樓成功封頂……“一塊電池”連起上下游產業鏈“一條線”,激活產業集群“一大片”。
“看到規劃,中州時代基地就業2萬人,配套產業帶動就業也超過2萬人,遠期要形成2000億元產業規模。家門口有這樣的‘好光景’,我就先不訂年后回深圳的票了!”胡世蒙與記者一道逛了圈產業園區后,更加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