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中原大地,生機盎然,豐收在望。河南作為農業大省,肩負保障糧食安全和推進現代化的重要使命。在“數智河南,向新而行——河南新質生產力主題媒體探訪活動”中,我們深入河南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農擔公司”),見證其“數智農擔”項目如何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新質生產力,助力河南農業強省建設。
作為河南省唯一一家政策性擔保機構,河南農擔公司聚焦“兩高四著力”戰略部署,以“專注服務農業、專注服務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為己任,通過構建“政銀擔”協同機制、推進“數智農擔”數字化轉型,不斷創新財政金融支農模式,著力破解“三農”領域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下,河南農擔公司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引入先進金融科技方案,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四自”模式筑基,云上農擔夯實數字底座
走進河南農擔公司的數字化運營中心,映入眼簾的是充滿科技感的屏幕墻和操作臺。公司堅持“自建團隊、自主研發、自有技術、自創產品”的“四自”開發模式,打造全場景、全鏈條的數字生態運營平臺。2019年起,河南農擔公司與華為云圍繞數字化轉型開展了緊密合作,在“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思路下,公司建設了集計算、存儲、安全、備份于一體的云計算中心,實現云上安全運行、數據共享和科技全場景覆蓋。通過安全態勢感知、漏洞掃描、數據庫審計、防火墻、堡壘機、數據加密等11項防護措施,構建縱深立體的云安全運營體系,并榮獲“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第三級”備案。完成鯤鵬架構與歐拉系統適配后,河南農擔公司成為華為云鯤鵬展翅伙伴計劃等多項生態計劃的認證級ISV伙伴,彰顯了在科技自立自強道路上的堅實步伐。
湖倉一體激活數據價值,智慧決策引領創新發展
河南農擔公司始終堅持“技術統一、數據統一、文化統一”,構建云-數-智-算全面融合的智慧農擔云平臺,實現業務、風控、黨建、人力、行政、財務六大條線應用、數據的全面融合貫通。通過與華為云合作,公司建設了湖倉一體數據底座,有效打破數據孤島,提供統一分析基礎。可視化數據分析決策中心(BI)整合黨建、組織、業務、風控四大板塊,實現實時監測和動態統計。決策效率從天級提升到分鐘級,數據準確率100%,人力成本節省90%以上,提升了運營管理效能。
大數據+AI雙輪驅動,金融科技為農服務提質增效
金融的核心是風險控制。河南農擔公司以“強化風險管理,促進高質量發展”為指引,構建“五位一體、分層布防”的風險管理架構。按照“一機構一產品多策略”風控思路,研發建設三大類35個子類智能風控模型,實現對全量客戶準入的差異化大數據風險審查、在保項目貸后動態監控風險預警全覆蓋。通過運用生物識別、OCR和電子合同等技術,實現擔保業務全線上管理,單筆放款時間由原來7-15天降至2小時以內。借助華為云ModelArts、RPA+AI等云服務,構建8個AI審查模型,工作效率約為人工的5倍,審查識別準確率達80%以上,顯著提升風控精準度和業務辦理效率。
數字化轉型提升了“三農”服務效率。河南農擔公司開發的信息采集云平臺與農業農村部“信貸直通車”和省大數據局平臺互聯,實現“一鍵觸達”和“24小時在線”服務。新農主體通過手機足不出戶即可在“新農服務平臺”實現線上項目申報、簽署合同、掃碼繳費、業務辦理進度查詢等,目前平臺活躍客戶已超11萬戶。這有效推動了農業信貸擔保覆蓋面擴大、服務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農擔力量。
河南農擔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旻晟表示:“河南農擔與華為云已合作近6年,合作非常融洽。我們對華為云的產品、技術、服務都非常認可。未來,我們期望雙方能夠在自主創新、鴻蒙應用等領域加強合作,全力打造全方位一站式智慧化金融服務,為金融助農插上數智化‘翅膀’。”
河南農擔公司通過大數據、AI、云計算等技術,將數字化滲透至農業擔保全鏈條,不僅提升自身運營效率,更為河南智慧農業提供金融支撐。這場以數智驅動的農業金融變革,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勝利。中原大地的“豐”景,正在科技與田野的交響中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