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16 日消息,據中國鐵道建筑報報道,2 月 16 日,從國家軌道交通電氣設備與系統技術委員會 SAC / TC278 獲悉,由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主持并代表中國向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 TC9 提交的國際標準提案《軌道交通 列車過分相系統匹配技術準則》通過全球成員國投票,正式成立新項目國際工作組,這是我國首次主持的鐵路電氣化技術領域國際標準。
據報道,該項標準國際工作組召集人將由鐵四院(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擔任并主導。未來 3 年,工作組將組織中國、加拿大、法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瑞士等 7 個國家的國際鐵路專家聯合起草該標準。
該國際標準以我國國家標準《軌道交通 客運列車斷電過分相系統相互匹配準則》、行業標準《列車過分相系統車載控制自動過分相裝置》以及中國鐵建企業標準《接觸網地面轉換自動過分相系統相互匹配技術準則》的成熟技術為基礎,旨在制定列車過分相系統相互匹配準則,用于規范工程和運營中列車過分相系統所涵蓋的線路、站場、橋梁、隧道、牽引供電、牽引變電、接觸網、列控系統、車載系統、信號系統和動車段(所)等子系統間主要設備參數的匹配要求,以規范列車控制斷電過分相或地面設備控制帶電過分相的系統功能,確保實現列車過分相的運輸可靠性,降低過分相故障等風險帶來的維護搶修成本。
鐵四院于 2019 年 10 月提出該項國際標準提案,通過國家鐵路局和軌標委秘書處組織的國內多輪評審,代表中國向 IEC / TC9 國際標委會秘書處進行了提案的多次匯報。經國際投票,TC9 秘書處于 2021 年 1 月決議成立了 ahG27 特別工作組,鐵四院聯合國內主要技術專家,堅持 3 年有余的不懈努力,克服了疫情困難,積極召開多輪互聯網工作組會議,先后與日本、德國、法國等 7 個國家專家反復溝通并交換意見,組織完成了最終提案的研究編制和提交,于近日獲得全球多數國家投票支持并立項成功。
此次國際標準的主持制定進一步拓展了中國高鐵技術國際合作交流的空間,提升了中國企業在國際軌道交通領域技術及標準制定的話語權,打開構建標準引領技術發展的新局面。
IT之家查詢獲悉,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鐵四院)成立于 1953 年,總部設在湖北省武漢市,是世界 500 強、全球最大工程承包商 —— 中國鐵建的國有全資子公司。
去年 11 月,我國鐵路智能勘測領域首次實現北斗系統全面替代 GPS,達成這項突破的就是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