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2023雷軍年度演講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舉行。這次雷軍講了他成長路上的“三部曲”:武大往事、創業故事以及最近三年的小米高端探索。
曾經,雷軍和我們中間很多人一樣,也是一個滿懷憧憬的大學生,同樣經歷了創業失敗的挫折。后來成了小米創始人和CEO,雷軍還是難逃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不過,雷軍始終相信,只要成長,這些問題都將不成問題,這其中的關鍵是認知上的突破。
武大往事
雷軍在大學期間樹立了三個小目標:第一個是兩年修完大學所有學分;第二個是成為優秀的程序員;第三個目標是在學報上發論文。
雷軍大一的時候就想創造一個偉大的公司,他說自己操場上走了一整晚,樹立了這個偉大的目標,但首先是要實現一個個小目標。
雷軍打算用兩年修完大學所有學分,這意味著大量課程必須自學,自學遇到不懂的地方很痛苦。他說,知識不全是線性的大部分是網狀的,知識點之間不一定有絕對的先后關系,前面容看不懂,跳過去并不影響學后面的;后面的學會了,有時候更容易看懂前面的。
談及大學的學習,雷軍感慨道:其實99%的問題,都有標準答案,只需要找個懂的人問問。
雷軍第二個目標是要成為優秀的程序員,但當年卻沒有電腦用,怎么辦?于是,雷軍機房排隊蹭電腦、用紙拓鍵盤練打字,還在紙上寫程序。雷軍自述稱,為了能夠學會寫出好程序,要用上計算機,就經常去學校機房那兒排隊“撿漏”,和機房老師混得很熟,堪稱是機房的“門衛”。
而為了能在學報上發論文,雷軍也克服了很多困難。雷軍說,想要在學報上發論文,并非易事,對于本科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雷軍首先就得學會寫一手好字,因為朋友說他字不好看。90年代初,國內計算機病毒第一次爆發,他找到了論文選題,第一次投稿給了《計算機研究與發展》,沒想到被錄用了;隨后他參與了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學術會議。
談及此事,雷軍稱夢想也許沒有那么難,先干了再說;先拆解一個個的小目標,夢想觸手可及。
創業維艱
1989年8月的暑假,雷軍和朋友王全國一起連干半個月,寫出了加密軟件BTILOK。這款軟件深受程序員歡迎,他們為此賺到不少錢。這是雷軍的第一款商業加密軟件,當時售價2000元。
此后,雷軍在武漢電子一條街,開啟了創業之路。
雷軍大三時和學長一起創業做了三色公司,公司里人人輪流擔任董事長,只有雷軍因為年紀太小,鎮不住場面,所以成了公司唯一沒有選上董事長的男人,只有“技術主管”的頭銜。
由于缺乏經驗,三色公司很快陷入困境。最慘的時候,飯票要靠同事和食堂師傅打麻將贏來,關門也毫不意外。公司倒閉后,雷軍分了一臺電腦返回校園,第一次創業宣布失敗。雷軍覺得第一次創業太天真了,公司沒有主心骨,想什么干什么。他認識到,光有技術是不夠的,創業有太多的東西要學。
這是雷軍第一次創業的經歷,若干年后當他看見類似平分股權的年輕人前來找融資機會,他選擇在心里祝他們好運。但創業是人成長最快的時刻。
談及這段創業經歷,雷軍說:一個人能力再強,也是有限的,找互補的朋友一起干,更容易成功。
高端探索
雷軍說,小米高端之路從小米10開始,本來開局不錯,小米10賣得不錯,但小米11發生重大挫折,小米12不及預期,公司開始討論小米的高端探索。在一次討論會上,小米爆發了史上最激烈爭論:做高端太難了,能不能不做?小米品牌能做成高端嗎?
雷軍說服所有人:無論多難,我們一定要堅持使用小米品牌做高端。有華為等這樣的強大對手,只有做高端,才能倒逼我們在技術上尋求突破,贏得未來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不能有任何動搖,必須死磕到底。高端是我們小米的必由之路,更是生死之戰!
雷軍回顧小米11Ultra被用戶吐槽,反思到:小米11 Ultra 參數到頂、DXO全球第一,也并不代表拍照好,更不代表用戶滿意。如何拍出用戶滿意的好照片?答案是跟理解最深的伙伴合作。但雷軍不知道的是,當時的小米拒絕了徠卡進行合作的提議,而且小米的兩個部門分別拒絕了兩次。
小米13上市前,曾兩次差點夭折。立項會上爭論激烈,過半的意見都反對繼續做小屏。上市前,又差點被放棄。雷軍談到,經歷過小米12的折戟,小米13如果失敗了,可能虧損幾個億,十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小米2022全年凈利潤才85億元,看來小米的高端路真的是生死之戰。
雷軍又一次說服大家:手感是最重要的用戶體驗。于是,產品團隊背水一戰,保障了經驗的體驗,收獲了小米“十三香”的好評,小米13也成為“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的代表作。
通過此事,雷軍收獲了做高端旗艦手機的心得:高端無短板,從參數領先到體驗優先,軟硬件深度融合。
演講結尾,他祝福朋友們:愿你歷經歲月洗禮,夢想依舊熠熠生輝。朋友們,不管你今天的夢想是什么,我都真誠地祝福你,祝你夢想成真,祝你擁有一個快樂而充實的人生。
寫在最后
武大往事、創業之旅和最近三年的小米高端探索,對他而言,每一段經歷,每一次蛻變,都是一次認知的突破,更是一次關鍵的成長。只有腳踏實地的成長,才能讓自己內心充實,眼里有光,時時刻刻充滿力量。
在年度演講和發布會之前,雷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不建議給年輕人太多的建議,相信他們就好,不要規定讓年輕人只能干什么,或者只能怎么干,每個人的人生都有無限的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是雷軍,但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正如雷軍所說的:人因夢想而偉大,又因堅持夢想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