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精品一区-日韩专区一区-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海外大儲“修羅場”,外資巨頭也卷不動了 | 焦點分析

業界
TIME
2023-12-12 10:10
36氪
分享

  文| 王方玉

  編輯| 蘇建勛

  全球排名第四的儲能系統集成商正考慮出售其儲能業務。

  近日,據多家外媒報道,芬蘭電力解決方案企業Wartsila瓦錫蘭集團正對其儲能與優化業務進行戰略審查,考慮采取剝離或出售等方案。

  這是一個令不少業內人士頗為意外的消息:全球范圍內,儲能業務是不可多得的高成長賽道之一,萬億級的市場還未打開,瓦錫蘭也已經在儲能領域占據了可觀的市場份額,理應進入某種意義上的“安全區”。

  機構S&P Global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瓦錫蘭的全球已安裝儲能項目數量位于全球第4位,僅排在陽光電源、Fluence、特斯拉之后。

  全球排名前列的儲能巨頭,為何對儲能業務產生猶疑?

  一位國內頭部儲能電池企業的市場部人士告訴36碳,據他了解,原因是瓦錫蘭管理層對儲能業務長期的盈利能力持悲觀態度。

  圖片來源:瓦錫蘭集團官網

  盡管海外大型儲能的利潤率一直顯著高于國內,但市場競爭同樣十分激烈。一個突出的表現是:不少國外儲能系統集成商還尚未實現盈利。就連裝機量全球排第二的集成商Fluence,也是在今年第三季度才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注:大儲,即大型儲能,主要指用于電力系統中發電側與輸配電側的儲能系統產品。)

  隨著國內儲能廠商不斷入局海外大儲市場,這一市場的競爭程度正在不斷加劇。上述市場人士認為,像瓦錫蘭集團一樣萌生退意的廠商可能不是個例。

  “這(瓦錫蘭考慮退出)是海外大儲市場洗牌的開始,后續會有更多類似的消息傳出來?!痹撌袌鋈耸勘硎尽?/p>

海外大儲也是“修羅場”

  長期以來,海外大儲市場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更優質的儲能細分市場。這一市場發展更為成熟,競爭態勢也相對和緩,廠商的平均利潤率也高于國內。

  相比國內,海外儲能市場有一定的門檻,需要企業熟悉當地的電力市場環境,掌握渠道資源,國內此前能拿到歐美大儲訂單的系統集成商數量也并不多。

  但要在海外大儲市場上賺錢也并不容易。

  一位接近華為的人士告訴36碳,由于海外大儲利潤低,華為一度不碰大儲業務,只做了部分示范性項目。直到目前大儲業務在華為的儲能業務占比中仍然很低。

  另一個典型的代表就是全球排名第二的集成商Fluence。這家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電氣巨頭西門子和美國愛依斯電力公司(AES)共同組建,但直到今年第三季度才首次實現了季度盈利,此前一直處于虧損狀態。

  陽光電源是國內布局海外大儲業務的代表企業,儲能業務海外占比在80%以上,且產品類型以大儲為主。

  今年上半年陽光電源儲能系統業務毛利率達到30.66%,且該部分收入同比增長高達257.2%。這給不少人留下了海外大儲利潤率高、容易賺錢的印象。

  但實際上,前文大儲行業市場人士告訴36碳,上半年陽光電源儲能系統業務利潤提升,主要是因為海外大儲PCS(儲能變流器)短缺、利潤較高。陽光電源不光做儲能系統集成,也自研儲能PCS,因而整體利潤率得到提升。

  換句話說,單就儲能系統集成環節而言,海外大儲系統集成的利潤率也并不算高。

  作為對比,在大儲PCS未出現短缺的2022年,陽光電源的儲能系統毛利率僅為23.24%,僅略高于以國內儲能系統集成為主業的海博思創的毛利率(23.05%)。

  儲能系統集成商鏈接上下游 圖片來源:安信證券

  對于國外大儲系統集成商來說,它們中的大部分核心零部件并非自研,而是依靠外購。在行業“卷價格”時,國外集成商的利潤率更容易受到擠壓。

  Fluence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其電芯采購自寧德時代、遠景動力等廠商,PCS也依賴外采,僅BMS(電池管理系統)和軟件OS實現了自研。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Fluence前三個財報季的凈利潤為-1.1億美元,毛利率僅為4.2%,與陽光電源的30.66%毛利率有著巨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全球排名第四的瓦錫蘭集團要考慮采取剝離或出售儲能業務,也就并不意外了。

  上述市場人士表示,雖然瓦錫蘭的儲能業務已勉強實現了盈利,但可能對于瓦錫蘭集團整體的盈利能力造成拖累,因此才考慮剝離甚至出售。

中國廠商地位提升

  放在更大的視角來看,瓦錫蘭集團在儲能業務上猶疑的動作,其實也是外資企業在全球儲能市場上“收縮戰線”的標志性事件。

  由于歐美市場發展儲能行業較早,占據先發優勢、市場渠道優勢的外資企業,曾一度是全球儲能市場的絕對主力。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廠商進軍海外市場,將激烈的競爭從國內卷到國外,中國廠商在這一市場的占有率正在提升。

  2021年時,根據機構IHS Market數據,全球新增裝機量排名前8位的儲能集成商中,僅有陽光電源一家中國企業,市占率為6%。

  36碳制圖

  2022年,根據機構伍德麥肯茲統計,全球出貨量前五的儲能系統集成商中,中國企業占據了三席,分別是陽光電源(16%)、華為(9%)和比亞迪(9%)。尤其是陽光電源,已超越Fluence成為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儲能系統集成商。

  圖片來源:伍德麥肯茲

  中國儲能勢力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背后,全球布局的中國儲能廠商在不斷增多,正“從國內卷到海外”。

  今年以來,隨著國內儲能市場內卷和海外戶儲市場步入寒冬,越來越多過去更多專注國內市場或者單一海外市場的中國儲能集成商,將目光投向全球市場。以晶科儲能、阿特斯、科陸電子、南都電源、德業股份等代表的廠商紛紛布局海外大儲和工商業儲能市場。

  此外,國內鋰電池產能過剩,越來越多鋰電企業也開始進軍儲能系統集成環節。如寧德時代就在今年9月簽署合同,為澳大利亞Kwinana電池二期項目和Collie電池項目提供集裝箱式液冷電池系統。

  如前文所言,海外的儲能系統集成商,尤其歐美集成商一般不自研零部件,而是依賴中國的電芯和PCS供應商,因此在成本上處于劣勢。

  而中國廠商憑借供應鏈優勢和成本優勢進軍海外,既可以消化部分過剩產能,也可以打開新的增量市場,在全球儲能市場格局中的市占率和地位有望得到提高。

  當然,價格是影響業務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長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非常關鍵。

  上述市場人士告訴36碳,儲能的海外客戶在合同上會要求每年的驗收,對容量、RTE(系統循環效率)以及每年的平均在線率進行考核,一旦不符合,罰則上限可以達到合同額的100%。

  因此,海外儲能集成的表面利潤可能比國內要高,但合同剛性很強,在交付上面風險也比較大。這些因素會在更長期的競爭中體現出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入局者的增多,部分中國廠商在海外市場也開始用低價策略競爭。這是一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博弈。

  一位儲能企業高管告訴36碳,海外大儲市場跟國內不同,一般不會公開儲能招標價格,但據他觀察,海外儲能市場整體上的競爭正變得越來越激烈。

   “就像如今的風電一樣,國內外市場利潤率已相差不多,海外儲能市場將來也遲早會內卷,現在就是打個時間差。”該高管表示。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刊載之目的為傳播更多信息,如內容不適請及時通知我們。

相關熱點

  由DTinsight中國數智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數據要素高峰論壇暨首席數據官CDO頒獎盛典在上海順利舉行。立邦中國憑借“立邦精益數據體系項目”獲評“2023年...
企業
  “海上風電是清潔能源建設的兵家必爭之地,更是風能產業的科技制高點?!比涨埃ㄔO高質量海上風電現代產業鏈共鏈行動大會在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表示,幾年來,...
業界

相關推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