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首屆未來城市大會暨未來城市大獎2023頒獎典禮在福州海洋經濟創新高地舉行,三大單元、七個子獎項揭曉了最終歸屬。
此次活動由36氪發起,世界規劃教育組織(wupen)主辦,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團隊提供學術支持。
除了獎項的揭曉之外,到場的200余位領導、嘉賓也見證了福州冶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揭牌儀式,世界規劃教育組織、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福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委員會、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冶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五方戰略合作協議,以及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與36氪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在福州市人民政府的指導下,本次大會暨頒獎典禮由福建省福州市作為主辦城市,中共福州市鼓樓區委、福州市鼓樓區人民政府、福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委員會、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冶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到場參會的主要領導有福州市常委、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張定鋒,福州市人大常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候選人、中共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鼓樓區委副書記、區長楊輝。福建省數字辦、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福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委員會、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福州城市建設投資集團的相關負責人也出席了會議。
37個入圍項目的申報主體機構均派代表出席了大會;蔚來汽車、藍箭航天、意外藝術·意公子公司等36氪特邀企業也參加了大會;36氪CFO衛琳,36氪合伙人、高級副總裁李政代表大獎發起方參會。
中共福州市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致大會開幕詞,代表區委、區政府向蒞會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向大賽的評委和所有致力于未來城市發展的單位和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黃建新表示,鼓樓將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為中心,在智慧高效、綠色低碳、韌性安全、活力宜居、文化繁榮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先行,全力打造人人向往的未來之城,努力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鼓樓經驗”。同時邀請嘉賓多與鼓樓交流合作,攜手探索未來城市的無限可能,共同把城市建設得更美好。
中共福州市鼓樓區委書記黃建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規劃教育組織主席、大獎評委會主席吳志強發表題為“城元宇宙、夢想成真”的開場演講。吳志強院士認為,全球產業鏈的重構形成了城市發展的新挑戰,城市需要活力再生。而城市規劃尺度的關鍵在于人的需求,規劃師應該以人為本,元宇宙需要數字化技術賦能百姓的生活、產業的發展、城市的繁榮和昌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規劃教育組織主席、大獎評委會主席吳志強
基于福元宇宙、仙元宇宙和海元宇宙等案例,吳志強分享了元宇宙如何在城市規劃中發揮重要作用。他表示,城市元宇宙的本質在于以虛擬力量帶動真實生活的繁榮與活力。通過RAR技術,即“Reality(現實)+AR(增強現實)”,將現實中的生活場景與信息技術構筑的虛擬景象同步融合、同步互動,讓未來城市真正成為人們擁有理想、實現理想的地方。
36氪合伙人、高級副總裁李政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未來城市大獎發軔于聯合國人居署提出的“韌性城市”建設理念。37個入圍項目集中地體現了未來城市走向AI與數字化、可持續發展及回歸以人為本的三大趨勢。大獎不僅僅是一次表彰,更是城市規劃者、建設者、運營者、參與者求同存異、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的共享發展平臺,呈現出36氪City Lab城市實驗室一直致力于實現的價值:讓一部分人,先看到城市的未來。
36氪合伙人、高級副總裁李政
大獎特邀評審、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奧泰因·赫爾佐格通過視頻發表了主題演講,分析了人工智能技術對未來城市規劃的應用價值。他認為,隨著OpenAI的ChatGPT 、百度的文心一言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現,人工智能技術的競爭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也為未來城市的規劃、發展提供了想象空間。
此后,大會現場揭曉了未來城市大獎2023三大單元、七個子獎項的獲獎項目:
在解決方案單元:
“雙井街道打造數字經濟生態共同體探索區域共生發展新模式”“成都新津中小城市數字化轉型整體解決方案”榮獲城市數字生活實踐獎。
大獎核心發起人、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唐克揚,年度評審、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周尚意、WUPEN主席團成員、浙江大學教授華晨為兩個項目的代表頒獎;
“金茂青島中歐國際城”“基于綠色低碳的南沙區未來城市探索與實踐”榮獲城市可持續創新獎,大獎年度評審、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偉,年度評審、騰訊研究院專家王鵬、天津大學教授閆鳳英為兩個項目的代表頒獎;
“中德生態園CIM城市大腦智慧管理系統”“城市孿生驅動的新型城市感知與仿真計算平臺及應用”“5G+創新應用 賦能福州智慧城市發展”榮獲城市智慧應用獎,大獎核心發起人、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智慧城市業務負責人、高級規劃師李昊,年度評審、中海投資基金管理人、海淀城市大腦研究院副院長陳晨,福州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沈振江,為三個項目的代表頒獎。
在空間進化單元:
“福州煙臺山”“THE BOX 朝外|年輕力中心”榮獲城市更新獎,大獎年度評審、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設計方法團隊責任教授徐磊青,年度評審、Aedas執行董事、城市設計、環境與規劃學博士霍寧,WUPEN副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世福為兩個項目的代表頒獎;
“檀谷TANKO”“麓湖:在地社群營建城市活力”榮獲場景營造獎,大獎年度評審、A4美術館館長孫莉,年度評審、深圳市蕾奧規劃設計咨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規劃師劉泉,清華大學教授邊蘭春為兩個項目的代表頒獎;
“沈陽萬科渾南新都心”“金隅天津金成府‘完整+’社區建設方案”榮獲未來住區獎,大獎年度評審、RET睿意德創始合伙人、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索珊,大獎年度評審、正大集團正大僑商 CIO曲景東,同濟大學教授孫施文為兩個項目的代表頒獎。
在特別單元:
“數字化引領未來城市鼓樓模式”榮獲年度未來城市樣本,吳志強院士為項目代表鼓樓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楊輝頒獎。
楊輝表示,獲獎只是一個起點、一個開始,今后,鼓樓區將繼續堅持數字化牽引,堅持創新驅動,打造未來城市更好的樣板。
未來城市大獎2023自36氪在11月發起以來,面向全國的街區、社區、園區、城區,征集三大單元、七個子獎項的參評項目,吸引了超過30個城市的110多個應用案例報名。
12月8日,未來城市大獎2023舉行線上初評會,各單元各獎項的評判維度、標準,由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團隊設計,以百分計。7位大獎核心發起人及12位年度評審為初評項目評分,最終加權平均計算,平均得分超過80分的37個項目獲得入圍獎。此后的終評環節,吳志強院士與赫爾佐格院士帶領評委會成員,對入圍項目進行綜合研判及評價,最終評選出以上14個獲獎項目。
2023年10月,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六部門印發的《城市標準化行動方案》中載明:要加快構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為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提升城市韌性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加快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吳志強院士接受36氪專訪時曾表示,未來城市大獎的評選不僅是在整個城市級,更落到城市的街道,從更加細微之處發現好的項目、案例,這對中國城市非常重要。希望未來城市大獎把城市的亮點,一道道地剖析出來,清楚地展示出來,幫助推動中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