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最大的水果零售經營商百果園發布了最新戰略,讓沉寂已久的水果零售行業再度活躍。
據百果園集團創始人、董事長余惠勇透露,下一個10年,百果園的目標是實現門店數量超萬家,以百億營收為起點,向千億銷售規模奮進。同時探索大型店、微型店、機場店、商場店等多元店態,適時開拓國際市場。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基于對水果連鎖零售市場2013至2022年的研究,百果園連續10年銷量第一,連續10年銷售額第一,門店數第一。截至目前,百果園門店數已突破6000家店,進駐的城市有150多個,銷售額從2009年的1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45.8億元。
從行業角度觀察,基于復雜多變的大環境,水果零售行業已進入多元、同質競爭階段。一方面,精品商超、水果連鎖、外賣平臺、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業態層出不窮。另一方面,在疫情三年的“黑天鵝”事件后,消費者對健康、高品質水果的需求有增無減。在水果零售萬億級的市場規模下,頭部品牌效應凸顯。
也因此,高質量發展成為百果園未來十年戰略升級的重點。
以百億營收為起點
2002年7月,百果園的第一家門店在深圳開出,從可查詢的報道來看,這家門店開業當天的營業額就高達19000元,給余惠勇帶來了巨大的信心。
回顧歷史發展的長河,百果園趕上了好時代。彼時,中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多、城市規模的擴張,為連鎖商業模式提供了發展的土壤。開了4家直營門店以后,學農出身的余惠勇,敏銳地采取了加盟擴張的模式,成為水果連鎖零售領域“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然而,由于初期的加盟模式管理松散,無法像直營店一樣標準化管理,各門店的水果質量參差不齊,給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損害。經過數年摸索,余惠勇用加盟店強管理的模式替代了松散加盟,對加盟商門店員工進行嚴格培訓,形成并制定了標準化的流程。
據介紹,百果園鼓勵加盟商將門店業績與門店員工收入關聯。在這種模式的激勵下,2015年百果園全國門店數量終于突破1000家。
標準化上,百果園率先在行業內提出針對消費者體驗的“三無退貨”服務,并全球首創“四度一味一安全”水果分級體系,讓種植了千年的水果也有了標準。伴隨門店運營的專業化、水果品質的提高,百果園的名氣越來越大,資本加持下,百果園全國擴張,并于2023年1月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然而,百果園的野心不止于此。伴隨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余惠勇積極擁抱變化,并善于把握機遇,在他看來,百果園即將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2023年至2032年)。
在本次戰略升級大會上,余惠勇明確提出了未來的發展規劃和遠景目標。他認為,中國果業有四大機遇:一是水果零售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二是傳統的ToB業務亟待提質增效;三是水果品類品牌方興未艾;四是國際市場潛力無限。
“我們將圍繞果業四大機遇,優化組織結構,成立三大事業群和海外委員會,聚力發展零售、ToB、品類事業,適時開拓國際市場,堅定不移地向千億銷售規模奮進。到2032年,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水果生態科技型公司。”
品牌升級,門店換新
基于新戰略方向,百果園集團常務副總裁焦岳制定了2024年度的戰略要務,具體規劃了“三大戰役”,分別從戰略煥新、全面推廣全球招牌果、發力禮品市場三方面,建立強大的顧客認知。
戰略煥新方面,焦岳發布了百果園全新的第六代門店形象,現場搭建了新門店展廳,1:1復刻門店形象,給到嘉賓參觀體驗。截至目前,百果園已經在部分門店進行設計打板,計劃3個月內實現6000家店的全部煥新,線上線下品牌同步更新。
在焦岳看來,門店是顧客認識和體驗百果園的重要觸點,是承接戰略的重要載體。百果園將通過煥新門頭、全面去除雜亂信息、全面更換電子價簽等方式,呈現全球好果直供百果園的場域,更好地服務消費者。
他還透露,百果園將招募品牌代言人。“我們希望這個代言人是高知名度、高品質感、高影響力,以及高帶貨能力的。對于他的選擇標準,我們希望像水果一樣,是陽光、健康,并且深受百果園核心顧客青睞的。”
此外讓人關注的,是戰役中第二個關鍵點,“招牌果”的發布。據介紹,百果園始終深度參與育種與研發,目前已嚴選、開發了35款獨家水果品牌。
比如,馬來西亞的貓山王,過去是供給東南亞皇室的,通過百果園和一批優秀的供應商努力,目前已經可以供給中國的千家萬戶。當前百果園主銷的獨家水果品牌“紅芭蕾草莓”,無論從產量和品質,均是中國草莓品類的代表之一。
在未來,百果園將通過創新的圖文、視頻、直播形式,發布這些招牌果,并在線下門店集中展示,體現百果園作為水果零售行業領導者的創新與地位。
另在焦岳的介紹中,百果園將繼續發力禮品市場,推出“全球好果健康禮就在百果園”的新概念,借助中西方重點節日,成為消費者購買水果禮盒的心智品牌,今年的金龍禮盒值得期待。
全面開放供應鏈,揚帆出海
縱觀水果零售行業,發展業態大致可分為線上銷售和線下門店兩種模式,再細分線下,除直接觸達消費者的C端生意外,端到端的B端業務也有巨大的市場份額。
在更多消費者的感知看,百果園已是to C業務的“翹楚”,但百果園的to B業務也已是當下營收的增量來源。
據余惠勇介紹,百果園的to B業務和to C業務是相輔相成的,已形成良性循環。且在未來十年,百果園的目標是將自營的to B業務營收增加到200億,并開發電商、商超、社區團購、便利店、企事業單位食堂等渠道。
同時,余惠勇要將過去的競爭對手變為隊友。在他的闡述中,百果園將自建平臺,全面開放供應鏈能力,向整個行業服務。其中,自建平臺的業務GMV將超過1000億,在余惠勇的設想中,百果園將成為全球領先的水果供應鏈平臺公司。
實際上在去年10月,百果園已控股般果B2B平臺,將其納入上市主體并表范圍。數據顯示,般果交易平臺自2018年上線以來,已與1700多家供應商達成長期合作,注冊用戶數超過50萬家,在全國14個省份設立了178個城市倉。
一直以來,百果園都在產業內深耕布局,未來十年內,還將投資超過200個上下游公司,品類品牌也將從35個增加至不少于100個,形成全產業鏈、全品類的生態圈。
國際化事業方面,百果園還將發揮“買全球賣全球”的供應鏈整合優勢,向全球輸出中國的高品質水果。據悉,百果園已成立了海外事業委員會,將首先聚焦東南亞市場。預計未來十年內,海外門店將突破500家,初步形成國際化格局。
可以肯定的是,小小的水果蘊含著巨大的行業機會。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水果零售市場的市場規模預期于2026年達到17752億元。在百果園集團總裁徐艷林的分享中,高品質水果的市場份額超4000億元,每年的增量大概是8.3%。
盡管在未來,水果零售行業的競爭會加劇,但也會愈發繁榮。相信明確了未來戰略的百果園,會迎來下一個黃金十年,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