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3大新聞
中國證券集體訴訟和解第一案,7195名投資者獲賠2.8億開始到賬
日前,上海金融法院審理的投資者訴科創板上市公司澤達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達易盛”)及其實際控制人、高管、中介機構等12名被告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以調解方式審結。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代表7195名適格投資者獲2.8億余元全額賠償。
據悉,該案是全國首例涉科創板上市公司特別代表人訴訟,也是中國證券集體訴訟和解第一案。記者在某平臺上看到,多名投資者近日發帖稱已收到澤達易盛賠償款。還有網友發帖曬出了收到的賠償金。(中國證券報)
餓了么否認與字節跳動接洽收購
近日,多位知情人士稱,字節正與阿里接觸,洽購餓了么,此收購案仍在談判過程中,尚未有最終結果。對此,餓了么官方堅決否認了相關傳言,并表示“完全沒有的事,完全是謠言”。據此前報道,2023年12月時,曾有消息傳出字節將以70億美元價格收購餓了么,隨后雙方均公開否認了這一消息。(財聯社)
微軟超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微軟公司兩年多來首次超過蘋果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近幾周對智能手機需求的擔憂拖累了蘋果股價。微軟周五上漲1%至388.47美元,使該公司收盤時市值達到2.89萬億美元。與此同時,蘋果上漲0.2%,收盤時市值為2.87萬億美元。這是自2021年11月以來,微軟的收盤市值首次高于蘋果的市值。(新浪財經)
大公司/大事件
春運首日火車票開售:出行線路較分散,部分熱門車次已售罄
春運火車票于1月12日開始發售。飛豬數據顯示,截至12日15時,飛豬平臺上春運首日火車票預訂量同比增長164%,北京—石家莊、北京—鄭州、深圳—長沙、上海—合肥、上海—南京等線路為春運首日熱門預訂線路,不少熱門車次已售罄。春運首日客流雖然密集,但線路較分散,除少量旅游線路與公商務重合的線路外,大多并不擁擠,熱門目的地為重慶、哈爾濱、成都、北京、西安、昆明、貴陽、廣州、長沙、鄭州;出發地集中在廣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每日經濟新聞)
中國咖啡門店數量全球第一
2023年12月13日,研究機構“世界咖啡門戶”(World Coffee Portal)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品牌咖啡店市場。過去12個月,中國咖啡品牌在全球的門店總量首次超越美國,以4.97萬家的數量躍居全球第一。而同期,美國品牌咖啡店僅增長了4%,目前為40062家。“中國——一個喝茶的國家,如今擁有比美國更多的品牌咖啡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中國新聞周刊)
王者榮耀抖音直播將全面開放
1月13日,《王者榮耀》官宣,《王者榮耀》抖音直播將全面開放。《王者榮耀》和抖音正式破冰,對于游戲行業來說無疑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隨著抖音成為游戲買量最重要的渠道,以及字節跳動主播剝離游戲業務退出騰訊腹地,騰訊開始正面解除對字節跳動的封鎖。
有游戲行業人士表示,不排除雙方接下來或會尋求進一步的合作。“抖音在游戲行業主要作為投放拉新渠道的角色存在,字節跳動方面也不會從游戲賽道徹底退出,后續在深入的聯運、代發行等方面,都有與騰訊合作的可能。”(新浪科技)
15家中國企業獲得國際消費電子展2024年度創新獎
2024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1月12日落幕,最終有15家中國企業的技術和產品獲得了2024年度創新獎。據了解,今年共計3000多個產品參與了此次評選,比2023年增加40%,提交數量創歷史新高,提交數量最多的兩個類別是“數字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生態設計和智慧能源”。 (央視新聞)
中國六個汽車品牌進入俄羅斯銷量前十名
俄羅斯汽車市場分析機構Autostat表示,2023年有6個中國汽車品牌進入俄羅斯銷量前十名。2023年俄羅斯轎車新車銷量總計105.87萬輛,同比增長達69%。數據表明,第一名是俄羅斯品牌拉達(Lada),全年銷量為324446輛。中國品牌占據了從第二名至第七名的位置,奇瑞在中國品牌中銷量第一,銷量增長2倍達118950輛,所占市場份額為11.2%。排名第三的是哈弗,銷量增長2.3倍達111720輛,所占市場份額為10.6%。進入前十名的品牌還有吉利(118950輛)、長安(47765輛)、星途(42152輛)、歐萌達(41983輛)。此外,韓國起亞、現代和日本豐田分別占據第八至第十名。(財聯社)
廣州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開工,今年將籌建不少于1萬套
1月13日,廣州市在黃埔區知識城何棠下舉行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開工儀式,其他項目正在加緊開展前期工作,今年將陸續開工,年內計劃籌建不少于1萬套。廣州將在城中村改造中籌建配售型保障房,統籌解決城市戶籍人口和引進人才住房困難問題。(廣州日報)
“H18遠洋1”擬再次展期:6月底前支付2億元本金,剩余15億展期至2026年6月
遠洋集團公司全資附屬公司遠洋控股集團(中國)有限公司1月14日發布公告,鑒于公司當前經營現狀,將于1月18日至1月20日召開遠洋控股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公開發行2018年公司債券(第一期)(簡稱“H18遠洋1”)2024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審議包括調整兌付方案在內的議案。當前余額17億元。新的兌付方案顯示,遠洋控制將先于2024年6月30日前支付寬限至2024年1月20日的應付未付本金(合計面額2億元),再對剩余15億元本金進行展期。剩余本金(合計面額15億元)兌付時間調整為自2025年3月2日起至2026年6月2日。自2025年3月起,本期債券剩余本金兌付金額開始分期兌付。(財聯社)
國家衛健委:全國發熱門診接診量呈波動下降趨勢,醫療服務總體平穩有序
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相關專家介紹我國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元旦以來,全國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接診量呈波動下降趨勢。當前的呼吸道疾病仍以流感為主,新冠病毒感染處于較低水平。醫療服務總體平穩有序。(e公司)
81家機構獲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外資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中國證監會數據顯示,2023年共有81家機構獲批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范圍覆蓋全球1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獲批數量僅次于2021年的118家。專家表示,QFII獲批數量的上升反映出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發展。(新浪財經)
浙江年成交額超百億元市場達46家
2023年,浙江省商品市場運行狀況良好,市場景氣指數逐步回升。其中,龍頭市場擴容增量,年成交額百億元以上市場達46家,總數比2022年增加5家。 據統計,浙江省2942家商品市場年成交額達2.304萬億元,同比增長7.71%。其中,浙江省年成交額千億元以上市場2家,分別是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集群,年成交額均突破2000億元。 與此同時,隨著網上直播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購買模式的變化,各地市場積極探索數字融合新模式。2023年,浙江省商品市場線上成交額達2563.44億元,同比增長35.69%。(中國證券網)
范華任貝萊德中國區負責人,陳蕙蘭任亞太區主管
時隔半年多,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官宣新的中國區負責人。2024年1月13日,貝萊德發布新聞稿,宣布任命范華為中國區負責人,任命陳蕙蘭(Susan Chan)為亞太區主管。原亞太區主管駱慧祖(Rachel Lord)將調任倫敦任貝萊德國際業務主管。(新浪財經)
紅海局勢升溫正在推高全球航運價格
當地時間12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稱,當前紅海緊張局勢持續的時間越長,對全球海運造成的影響就越大,航運成本也將越來越高。紅海局勢升溫正在產生連鎖反應,推高全球航運價格。報道稱,據統計,受紅海局勢影響,部分亞洲—歐洲航線上的集裝箱價格近期飆升近600%。同時,為彌補暫停紅海航線的影響,多家航運公司正在將其在其他航線的船只轉移至亞洲—歐洲、亞洲—地中海航線,而這又推高了其他航線的航運成本。 (央視新聞)
花旗將推進裁員2萬人的計劃,稱第四季度業績“非常令人失望”
當地時間1月12日,花旗集團宣布將在2026年底前裁員約2萬人,此次裁員將使花旗的員工總數減少約10%。通過裁員2萬人,花旗預計未來幾年的年度支出將縮減至510億至530億美元。在宣布裁員計劃的當天,花旗集團同時公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業績。2023年第四季度,花旗營收174億美元,同比下降3%,凈虧損18億美元,合每股虧損1.16美元。花旗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坦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失望”的季度。(環球市場播報)
日本松下子公司承認數據造假,波及全球約400家客戶公司
12日,日本制造業知名品牌松下集團旗下一家子公司(松下工業)承認,在申請產品品質認證時存在數據造假等違規行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違規產品種類多達52種,客戶公司在全球累計達到約400家,目前無法確認其中是否涉及中國市場。松下工業表示,相關產品迄今沒有發現故障問題,不會停止出貨也不會召回,如果客戶企業提出的話,將提供替代產品。(央視財經)
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微軟市值超越蘋果
36氪獲悉,1月12日收盤,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道指跌0.31%,本周累計上漲0.34%;納指漲0.02%,本周累計上漲3.09%;標普500指數漲0.08%,本周累計上漲1.84%。熱門科技股漲跌不一,Meta漲超1%,微軟漲1%市值超越蘋果,特斯拉跌超3%,AMD、英特爾跌超1%。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36氪漲近18%,百度跌7%,理想汽車跌超4%,小鵬汽車、蔚來跌超3%,京東、B站跌超2%,拼多多、微博跌超1%,阿里巴巴、愛奇藝小幅下跌。
AI最前沿
蘋果將關閉位于圣地亞哥的AI團隊
蘋果將把圣地亞哥團隊的員工調往奧斯汀,并將在這一人員重組中關閉擁有121人的圣地亞哥人工智能運營團隊。(財聯社)
大公司財報
北汽集團:2023年銷量同比增長17.6% 營收超4800億元
北汽集團今日公布2023年度經營業績,全年實現整車銷量超170.8萬輛,同比增長17.6%。其中,自主乘用車銷量19萬輛,同比增長69.1%;自主商用車銷量63.4萬輛,同比增長36.7%;出口19萬輛,同比增長73.5%。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4803億元,在京產值2924億元。
整理| 羅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