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肖千平
編輯丨張子怡
36氪獲悉,國產助聽器廠商「音科思」日前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公司旗下順禧資本領投,富華資本跟投。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產品研發及渠道拓展。
音科思是36氪長期關注的企業,成立于2017年,主攻OTC助聽器研發,此前曾獲港科大高秉強教授個人及芯片上市公司博通集成,及港科大教授李澤湘旗下固高科技投資。音科思創始團隊出身香港科技大學,擁有多年助聽芯片及算法開發經驗。
近年國產助聽器品牌融資多發,且市場仍待開拓。據EuroTrak數據,截至2020年,中國的助聽器滲透率僅為10% ,相較歐美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對此,音科思采用仿耳聽覺算法及骨傳導麥克風技術,推出多款OTC助聽器,滿足不同聽損程度用戶需求;同時,最新款產品耳背式助聽器 已通過醫療器械認證并正式上市,滿足中重度聽損用戶需求。
尚未被滿足的市場面前,音科思認為驗配環節是助聽器降價且推廣應用的主要痛點。“以相對成熟的北美市場為例,(助聽器)定價中極大一部分來自渠道及驗配服務。”音科思創始人張健鋼告訴36氪。
傳統場景下,助聽器使用者通常需要與驗配師多次溝通,反復調試機器,同時退貨風險較高。對此,音科思選擇用技術降低驗配服務成本,進而降低助聽器售價。
具體來看,音科思參考驗配師服務過程,通過加裝傳感器收集用戶聽感反饋、相關算法自動輸出以調整助聽參數等方式, 實現助聽器音量精準調控及降噪。此外,也通過APP遠程驗配作為補充。
基于算法能力及持續彈性定制屬性,音科思助聽器產品價格維持在千元級,相較進口品牌價格優勢明顯;同時,助聽器常見的售后問題也得到改善,退貨率等指標在業內優勢明顯。
產品設計方面,音科思多款OTC產品采用掛脖式耳機樣式,以日常化外觀去“殘障”標簽、降低病恥感,并實現用同一芯片驅動雙耳助聽,提高通信效率。
市場開拓上,音科思布局京東、抖音電商等線上銷售渠道,短期內成為平臺銷量頭部產品;并開拓眼鏡連鎖品牌門店等特色線下銷售渠道,利用其與目標客群重合度高等優勢,創造75%成交轉化率。“在日本,約15%的助聽器銷售都來自眼鏡店。”張健鋼表示。
對于未來,音科思計劃加強線下銷售渠道建設,新近與醫療器械上市公司簽約合作,計劃進入其門店渠道,拓展助聽器銷售,并在聽力師培訓、產品醫療認證等方面開展協同。此外,音科思將在站穩國內市場后,布局北美、日本等海外區域。
團隊方面,音科思創始團隊出身港科大及國際助聽器品牌,具備科研及產業界經驗。聯合創始人蘇孝宇為港科大工程學院副院長,研究音頻技術領域超過30年,發表頂刊論文超40篇;CEO張健鋼為港科大碩士,音頻領域研發經驗近15年,發表數篇論文并擁有多項專利;聯合創始人Sigurd Berg來自挪威,畢業于港科大。
投資方觀點
順禧資本投資總監趙云表示:隨著人口結構老齡化,聽損人群數量龐大,國內滲透率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來OTC助聽器的市場空間巨大,國內初創公司有望基于軟硬件研發快速迭代和國內成熟的供應鏈優勢,打破海外廠商壟斷的競爭格局。公司基于港科大在音頻領域多年的研發成果,在軟硬件上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產品性能較為領先,還構建了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渠道。未來在公司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相信音科思將成長為國內音頻領域的頭部企業。
富華資本合伙人周本宜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音科思再次得到資本市場的肯定,音科思憑借其精準的市場洞察力和強大的技術執行力,打破行業既有壁壘,推出顛覆式的創新高效助聽解決方案,普惠眾多聽障人群。成立至今,音科思已展現了卓越的團隊執行力,在助聽器市場證明了其產品快速迭代方面的卓越能力。我們堅信,音科思以軟件為核心來重新定義產品的創新設計理念,將能徹底顛覆傳統助聽器的市場生態,展現出顯著的差異化優勢,實現公司為全球聽障群體實現聽力無障礙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