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蘋果公司工業設計團隊向健康團隊的高管提出了一個想法:打造一款智能戒指,將Apple Watch的健康追蹤功能轉移到手指上。
最近,位于加州庫比蒂諾的蘋果實驗室的工程師們討論了開發智能眼鏡的可能性,它將類似于Meta Platforms Inc.和亞馬遜公司的新產品。它有望提供音頻功能(用戶不必再佩戴AirPods),并可利用人工智能和攝像頭識別周圍事物。該設備還有助于推進蘋果的一個長期夢想:真正可全天佩戴的增強現實眼鏡。
這兩個思路都將幫助蘋果在一個已站穩腳跟的領域更上一層樓,即可穿戴設備。這個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的部門目前占蘋果收入的10%,十年前還不到5%。
可穿戴設備有助于該公司吸引新用戶,促進增長,幫助人們更深地融入蘋果生態系統。顯然,除了今年推出的Vision Pro頭顯外,蘋果還希望進一步擴大這一品類。但更大的問題是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方法。
目前,戒指仍然只是一個想法。蘋果尚未積極開發該設備,但其園區內無疑有人在宣揚這一概念。同時,智能眼鏡在蘋果硬件工程部門內處于技術調查探索階段。蘋果也在研究其他想法,包括為AirPods加裝攝像頭。
先說設想中的戒指,它將專注于健康和健身。許多人購買Apple Watch是為了追蹤健康情況。包括監測心率、血氧飽和度、消耗的卡路里和行走的步數。這個群體與未必需要Apple Watch其他功能(如應用程序和電話)的人群有一定的重疊。
此時智能戒指就派上用場了。它可以作為一種低成本的收集關鍵健康數據的方式,且不必佩戴完整的手表。三星電子和Oura Health Oy已經證明了這種思路是可行的。三星準備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首款戒指,Oura已將這一概念發展成了一項足夠大的業務,并正在考慮上市。
蘋果可以將這款戒指與其健康和健身應用相結合,將其作為iPhone的配件銷售。它不會像智能手表那么賺錢,但能幫助蘋果吸引新的用戶群(理論上,甚至能將其作為會員服務的配套產品)。最后,蘋果戒指的用戶放棄iPhone選擇安卓的可能性也會降低。
眼鏡的情況類似。真正符合蘋果追求的視覺質量、性能、電池壽命和尺寸標準的增強現實眼鏡恐怕還要數年才能問世。但把標準降低一些,仍然能推出實用的產品,正如亞馬遜和Meta的第二代Echo Frames和雷朋(Ray-Ban)智能眼鏡一樣。
在這些產品的初始版本失敗后,最新版本的銷售情況都超出了公司預期。消費者似乎愈加習慣于使用智能眼鏡拍攝視頻、播放音樂及向聊天機器人發出語音指令。Meta已經在其眼鏡上推出了一些功能,使它能根據佩戴者觀看的方向識別物體并回答問題。
正如智能戒指比Apple Watch便宜一樣,智能眼鏡也會比蘋果頭顯設備便宜,哪怕該公司能把Vision Pro 3500美元的價格降下來。該眼鏡可以納入攝像頭、揚聲器和健康傳感器,但仍能讓頭戴設備對主流消費者更具吸引力。
最后,蘋果可提升AirPods(一款已受到數百萬消費者喜愛的產品)的智能化水平。該公司正探索為這款耳機納入攝像頭以及更先進的人工智能和健康傳感器的想法。這能讓消費者不必佩戴鏡片和鏡框,即可享受智能眼鏡的諸多好處。
這項代號為B798的調查項目于去年啟動。蘋果工程師需要弄清如何將低分辨率的攝像頭傳感器安裝到與今天的AirPods大小相當的耳塞中。理論上,此類攝像頭可用于捕獲數據,并通過人工智能處理數據,在日常生活中為用戶提供協助。
上述產品都未必會問世,但蘋果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急需推出成功的產品。去年,蘋果的總銷售額下滑,連其曾經火爆的可穿戴設備業務也停滯不前。
通過推出價格更低的可穿戴產品(無論是戒指、眼鏡還是增強型的AirPods),蘋果可望在不侵蝕現有產品銷售的情況下扭轉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