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研究院聯合廣東移動深圳分公司、深圳地鐵、華為公司,在深圳寶安客運站內業界首次完成5G-A核心網本地化高精度定位試點,定位精度達到米級,充分驗證了本地化定位方案在滿足地鐵站區對于多節點、高并發、實時定位等方面的性能優勢,以及在關鍵人員、重點設施位置信息保密性等方面的能力優勢,拓展了5G定位服務的應用場景和價值。
近年來隨著深圳地鐵啟動智慧車站建設,車站管理及服務將逐步實現智能化、自助化。針對指揮調度、站務巡檢等業務場景,需要將各個站區巡檢工作人員的位置及巡檢路徑等信息精準、實時地同步給控制中心人員,以及時完成人員調度、安全檢查等工作;針對站內大量設備的布局和盤點場景,需支持數字化管理。同時根據深鐵集團的數據安全規范和管理辦法,相關位置信息作為運營生產數據之一,應保障安全不泄露。
為了滿足深圳地鐵對于人員、資產的位置管理和保密要求,實現地鐵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平臺與5G網絡的高效、實時對接,中國移動研究院基于3GPP R18的核心網本地定位方案,創新設計了LCS(Location Services,位置服務)平臺的邊緣化分布式部署方案,將LCS平臺下沉至企業機房,并增強5G核心網對多LCS平臺的精準選擇能力和定位解算信息的本地化傳輸能力,實現定位服務的邊緣化提供,以及與地鐵業務平臺的靈活、便捷對接。
在本次試點中,深圳地鐵BIM平臺通過開放共享的方式連接本地LCS平臺并實時獲取用戶在5G網絡中的位置信息,實現了對人員軌跡的實時跟蹤,以及對移動巡檢設備、掃地機器人等的實時定位,基于本地LCS平臺可為1500臺終端同時提供每秒一次的精準定位服務,滿足了企業未來對站區內所有終端進行定位的需求。
本次試點是5G-A本地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業界首次應用,也是首次實現地鐵BIM平臺與5G定位的應用結合,為5G定位能力的規模商用提供了進一步的技術助力,為5G定位在軌交行業的復制、推廣提供了應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