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將要求芯片和機床等關鍵行業的公司采取措施防止跨境技術泄露,作為獲得政府援助的條件。計劃中的技術轉讓規則將適用于五個領域:半導體、先進電子元件、電池、飛機部件以及機床和工業機器人。
日本經濟產業省將發布關于這些領域的修訂指南,這些領域是日本2022年經濟安全法指定的12種關鍵材料的一部分。此舉旨在保持日本在芯片制造材料和飛機使用的碳纖維等先進技術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申請補貼的公司將首先申報需要保護的核心技術。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護欄條款將包括盡量減少涉及關鍵材料的人員數量,并讓相關工作人員簽署合同,承諾在離開公司時不會帶走敏感技術。
對于與業務合作伙伴共享技術的公司,都需要簽署保密協議。各方必須限制關鍵技術相關人員的數量,并對這些員工進行監控。
對于尋求在海外制造或擴大關鍵技術生產的企業,必須事先與該部門協商。該規定還旨在避免此類技術依賴進口。
如果一家生產先進半導體的公司希望將海外產量提高5%或更多,則需要通知該部門。對于傳統半導體,將海外產量提高10%以上將觸發此要求。
違反護欄的受助者可能會被要求退還補貼。
防止使用國家資金生產商品的技術外流正成為全球的必要條件,日本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出口管制專家Yoshiaki Takayama表示。
在美國,根據《芯片與科學法案》提供的補貼包括禁止中國大陸、俄羅斯和其他受關注國家/地區擴大生產能力的10年禁令。違反者必須退還補貼。包括三星電子、英特爾、臺積電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已經利用這些援助在美國建立工廠。
日本經濟產業省還正在擴大對日本在全球占有重要市場份額的技術的出口管制,即使這些技術不屬于國際兩用技術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