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表示,當前5G模組價格相比于2019年商用時下降了90%,為工業互聯網落地提供了支持。過去五年,累計培育出340余家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標識注冊量突破了6000億個,服務超過四萬家企業。
G模組價格下降背后的原因:
1. 技術進步: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生產5G模組的工藝和原材料成本逐漸降低。同時,我國在5G領域的技術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為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撐。
2. 規模效應:隨著5G網絡的普及,5G模組的需求量逐漸增加。規模效應使得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推動了5G模組價格的下降。
3. 政策扶持:我國政府高度重視5G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加大5G技術研發和產業布局。政策扶持為5G模組價格的下降提供了有力保障。
根據工信部數據此前報道,截至9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408.9萬個,5G用戶普及率69.6%,千兆寬帶用戶達1.96億戶。
5G模組價格下降帶來的影響
1. 促進5G終端設備普及:5G模組價格的下降意味著5G終端設備的成本降低,這將有助于5G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的普及。消費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5G網絡帶來的高速體驗,進一步推動5G產業的發展。
2. 拓寬5G應用場景:5G模組價格的下降使得5G技術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例如,在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無人駕駛等領域,5G模組價格的降低將有助于推動這些領域的快速發展。
3. 提升我國5G產業鏈競爭力:5G模組價格的下降有助于我國5G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在5G產業鏈中,我國企業已經占據了重要地位,5G模組價格的下降將進一步鞏固我國在5G領域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