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銜接的第一年。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2021年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的通知》提出,銀行業保險業要積極推動金融科技和數字化技術在涉農金融領域的應用: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基于大數據和特定場景進行批量獲客、精準畫像、自動化審批,切實提高農村地區長尾客戶的服務效率;鼓勵保險機構探索利用互聯網、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提高農業保險的數字化、智能化經營水平。
農業金融是數字信貸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點。一方面農戶的征信記錄大多空白,金融機構較難評估放貸風險;另一方面,農戶資產儲備有限,符合銀行抵押物要求的資產并不多,這也為貸款申請及發放增加了難度。
基于這一難點、堵點,近期,華為聯合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農業金融風險監管平臺”。該平臺充分利用了以衛星遙感為核心的多源數據,結合華為云ModelArts的算力加持,高效處理整合了多源海量數據并將之切實應用到了農業金融中,能夠有效提升農業金融發展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助力解決農業信貸中的風控問題,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充分發揮農業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作用。
據悉,“農業金融風險監管平臺”以衛星遙感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平臺結合佳格天地衛星遙感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及華為云ModelArts強大的圖片分類、物體識別和面向結構化數據的分析研判能力,打造了天空地一體化的農貸風控新模式,能夠助力銀行等相關機構建立多維度的還款能力評估體系和風控模型,實現貸中、貸前、貸后全流程風控,以及人、地、物、時、事“五位一體”的全方位風控,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以貸款信息真實性驗證為例。衛星就像是太空中的“照相機”,能夠持續地拍攝地球影像。這些影像可以清晰呈現出土地的位置分布情況。同時根據影像的成圖比例尺,還可計算出地塊面積的大小。
基于海量的衛星遙感數據,結合華為云ModelArts數據分析處理能力,“農業金融風險監管平臺”可快速獲取土地的位置、面積、種植作物等信息,形成關于農戶的土地資產畫像,為銀行驗證貸款信息真實性提供依據。這種方式既減免了大量的時間及人力成本,并且還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為誤差的出現,信息獲取相較人工更加高頻可靠。
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為技術領先優勢的農業時空大數據公司。基于衛星遙感、物聯網實時采集地面和氣象數據全方位信息,通過自主知識產權的數據分析算法,佳格天地可實現面積測算、適宜區規劃、產量預估、病害預警、農業保險等全產業鏈數據服務。其所提供的農業大數據應用已服務全國近4億畝耕地,客戶范圍涵蓋農業農村部、省/市/縣級農業政府部門、農業金融等多個類型,遍布國內20多個省市地區。
華為向金融機構提供基礎架構升級、敏捷創新升級、數據智能升級、普惠服務升級和產業金融升級,加速數字化轉型,實現智能升級。截至2020年底,華為已服務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個金融客戶,包括全球Top100銀行中的4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