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6日電 7月15日,《霞客灣科學城戰略規劃與概念性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征集成果正式公布。由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Mandaworks Aktiebolag聯合體遞交的設計方案,獲得此次征集活動的第一名。
該方案把生態文明、智慧文明和社會文明“三個文明”作為設計原則,旨在通過合理開發利用水系資源,創新布局空間結構,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等方式,構建一座藍綠生境、智慧運營、城鄉共榮的科技之城,為未來科學城建設提供新樣板。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母少輝表示:“較好的原生環境是霞客灣科學城的一個亮點。我們將通過尺度的控制和配套的植入,打造田園牧歌城市的樣板,讓全球的人才心向往之。”
評審專家一致認為,該方案從全國科創格局、環太湖科創體系的合理性觀察霞客灣,提出復合城市家園的轉型升級理念,設計上強化了遠郊型科學園區的特點,空間結構既有彈性,又突顯特色。同時,以先進制造業為未來產業方向的思路也較為合理。
加快“一灣一谷”建設,打造未來城市“智核”,是江陰“十四五”發展的必然選擇。“南征北戰、東西互搏”三年行動誓師大會后,江陰迅速啟動《霞客灣科學城戰略規劃與概念性城市設計》編制工作,并面向全球征集設計方案。7月10—11日,方案評審會在江陰舉行,5家入圍應征機構匯報了設計方案,由7名資深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方案進行了投票評審。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楊保軍認為,5個方案都對標書作出了積極的回應,對科學城有獨特的理解,整體水平較高。
作為引領江陰未來發展的創新之眼、青春之眼,霞客灣科學城正按照“一年規劃、兩年框架、三年起勢、五年基本成城”的時序進度穩步推進工作,著力打造一座智慧互聯之城、綠色生態之城、青春時尚之城和未來科技之城。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設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王引建議,霞客灣科學城在建設過程中,要走“以產為先、由產引研、以研帶學、由學固研、以研促產”的良性循環之路,以此帶動城市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