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海口8月17日電 (尹建軍)為解決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不動產“登記難”,切實維護群眾權益,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海南省財政廳、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日前聯合下發《關于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對不動產登記基本原則、適用范圍、解決政策和方法等作出明確要求。該通知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有效期3年。
《通知》明確,其適用于市縣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范圍內的城鎮國有建設用地上,土地和房屋權屬無爭議,經規劃、建設管理部門批準建設并已實際出售,購房人房屋來源合法且無明顯過錯,因各種原因長期不能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住宅項目。通知印發后新增不動產登記問題(包含和《通知》列舉的相同或者類似的不動產登記問題)不適用。國有土地上已經出售的商業、辦公、工業、產權式酒店等房屋涉及的歷史遺留問題可參照該通知執行。
《通知》提出具體解決政策和方法。一是完善項目相關手續的主體。明確了項目建設單位已滅失的情況下,辦理項目產權相關手續和不動產首次登記的責任主體和代辦主體。
二是完善用地手續。明確了項目用地手續不完善、對超宗地界址線建設,非住宅用地建設住宅未辦理土地用途變更,住宅用地上規劃部門批準配建商業服務設施,跨宗地建設項目合宗時容積率和出讓年限認定等海南省問題較多5種情形的處置方式。
三是完善建設工程規劃手續。明確了“證辦分離”原則,對違反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規定,存在擅自改變用途、超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的范圍、超容積率、配套設施不齊全等情形的項目,提出了具體處理意見。
四是完善工程竣工手續和消防手續。對不符合竣工驗收條件和應當辦理消防手續的房屋工程,明確了如何進行整改和補辦手續。
五是欠繳土地出讓款和相關稅費的處理。明確了“證繳分離”原則,辦理不動產權屬證書與補繳相關稅費并行辦理,土地出讓價款和相關稅費繳納標準按照項目規劃批準時點的有關政策標準確定。
六是妥善辦理不動產登記。明確了補辦的手續或等效文件的效力、原分散登記的房屋和土地信息不一致、土地用途為商住且年限為70年項目的土地用途和使用年限確定、劃撥地上的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登記等4類問題,并指出了如何解決登記業務辦理中容易遇到的土地分攤等技術性問題等。
七是限購問題。明確了在限購政策出臺前房地產項目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但實際已銷售的房屋,在限購政策出臺后取得預售許可證的項目如何辦理網簽備案的問題。
八是失信懲戒和稅費追繳。指出了在解決國有土地上已經出售的城鎮住宅歷史遺留問題過程中,對拒不配合完善相關手續,影響購房人辦理不動產登記的開發建設單位或個人應采取的措施。
海南省要求,各市縣政府要加快推動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細化歷史遺留問題的配套政策,堅持“疏堵結合”和“閉環監管”嚴控新增,從源頭上避免出現新的歷史遺留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