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部電臺”到“云監工”,從固定電話到5G時代,百年電信秉承著紅色基因初心未改,銘記“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優良傳統,在數字浙江的建設浪潮中,中國電信除了打造5G+云網融合、科技創新、網信安全等方面的數字能力底座,還在數字政府、數字法治、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等領域不斷開拓。
夯實底座,智慧賦能,中國電信成數字浙江建設主力軍
中國電信浙江公司黨委書記表示,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始終堅持以“數字浙江”建設主力軍定位為指引,將其作為部署企業工作的主線來落實,教育引導全省電信廣大黨員傳承紅色電信基因,銘記“人民郵電為人民”優良傳統,主動全面融入浙江“八八戰略”部署,緊密圍繞我省新基建發展、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建設、“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府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改革等重大工作項目,全面助推浙江經濟社會信息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信浙江公司發揮云網融合優勢,夯實“數字浙江”云網基礎設施底座;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推動“數字浙江”智慧應用賦能,全力助建“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掌上治理之省”。
在數字政府方面,中國電信在浙江承建全省100%的政務網、90%的政務云,為5家省級局委辦和1500多家市縣級單位提供上云服務,助建并運維“三服務”省級平臺;打造省市縣三級聯動的綜合行政執法辦案系統、人民調解平臺、平安建設信息系統、政法輿情導控系統等,助力56個區縣的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
在數字經濟方面,中國電信在浙江積極參與企業服務綜合平臺和部分區縣的產業“智腦”建設,打造5G+工業互聯網標桿16個、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8個、智慧特色小鎮及產業園區超100個,助力企業上云超10萬家。
在數字社會方面,積極推動教育、醫療、農業、文旅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為省域治理現代化提效。承建浙江80%以上教育骨干網,為近2000所學校提供數字校園服務;服務714家醫療機構及衛健主管部門,其中區域醫療云覆蓋62家衛健主管部門,醫院上云滲透237家二三級醫院;助力打造溫州、舟山、西湖、錢塘新區等城市大腦及各級數據倉80余個,助建、服務智慧小區和美麗鄉村萬余個。
中國電信浙江公司發揮核心能力優勢,強化“數字浙江”支撐服務保障。依托中國電信浙江公司下屬企業超5000人的咨詢、設計、研發、運營專家隊伍,打造國內領先的數字化產業創新平臺和運營基地。實施5G生態“雙百計劃”(100個5G示范項目、100個生態合作伙伴),掛牌成立12家5G聯合創新實驗室。重點聚焦云網融合、5G、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前沿技術,構建具有自主掌控核心技術、開發運營一體化、科創成果高效轉化的數字化產業創新能力。
下階段,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將以云改數轉賦能我省數字化改革,加快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深度融合,努力在浙江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數字中國和共同富裕示范區,率先構建引領發展、面向未來、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數字文明的進程中展現更大擔當、作出更大貢獻。
浙江的數字化藍圖源自18年前的一次大會
當前,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數字化改革正在浙江大地自上而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地大力推進。這場數字化改浪潮的源頭活水在哪里呢?原中國電信浙江公司的黨組書記親身經歷了浙江數字化的全過程。他說,源頭就是18年前的一場重要的大會。
在2003年1月16日舉行的浙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時任浙江領導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數字浙江是全面推進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基礎性工程。”同年7月,“數字浙江”建設上升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開啟了浙江在省域層面先行探索“萬物互聯”時代的政府治理、經濟治理和社會治理的轉型實踐。
對于數字浙江,中國電信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以互聯網、光纖網、數據中心等為核心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打造推動“數字浙江”建設的強引擎和助推器,才能引領浙江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和新高地。
中國電信在全國率先實施光網工程,加快推進光纖到樓、入戶、進村,出省帶寬占全省所有運營企業出省帶寬的90%,國際化、電信級的寬帶IP城域網和寬帶接入網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和發達鄉鎮,成為浙江省IP網絡接入能力最強、唯一完整覆蓋全省11個地區的電信運營企業。
還推動杭州成為全國互聯網九大核心節點之一。杭州核心節點的建成,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北看北京、南看廣州”的中國互聯網發展“雙峰”格局,有力促進了浙江作為互聯網龍頭省和杭州作為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崛起,大大提升了浙江創新創業的網絡環境,吸引了眾多知名互聯網公司紛紛落戶浙江或將服務器等設備大量遷到浙江。
還全面完成村通工程。浙江電信積極實施“村通工程”,采取“四個一點”模式(即政府出一點、村里補一點、電信貼一點、農民掏一點)推進新農村信息化,承擔了主要的村通建設任務,提高農村電話、寬帶總量與普及率,保持“村通率”在全國領先水平。
5G帶來智能制造“新革命”,5G造鍋爐,通信費用省3成,5G管港口,效率提升一倍
建設“數字浙江”,5G不可或缺。5G賦能千行百業,已經在工業方面產生了真金白銀。通過連接大量工業設備上云、實現產業鏈各環節智能協同,工業互聯網被認為是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力量。而5G網絡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確保了海量數據的毫秒級傳輸,讓工業互聯網的作用愈發凸顯。
在杭鍋集團的管子車間,金師傅每天都要看100多次圖紙對比,圖紙的加載速度直接決定著生產的效率。我們平時看到的橢圓形的鍋爐里,肚子里面都是一根根的導熱管,管子車間就是負責把鋼管扳成各種形狀。“以前用WiFi或4G,看圖紙不停轉圈圈,有時候還會斷網。現在用了電信5G,我平板一點,圖紙就出來了,效率提升了很多。”金師傅說,5G讓他的工作輕松了許多。
“杭鍋跟中國電信一起做了5G信息化改造后,我們所有的數據都上云,我們可以實時看到工廠的數據,客戶也可以看到訂單進展情況,我們工廠效率提升了30%以上,通信成本降低了30%左右。”杭鍋集團運營考核部部長表示,中國電信5G專網,替代杭鍋集團的WiFi網絡,有效降低內網訪問時延,提升效率。嘗到甜頭后,接下來,他們將對全廠區進行5G信息化改造。
5G賦予了工業互聯網發展更多的可能性。一艘15萬噸的新能源達飛輪船停靠在寧波大榭招商國際碼頭上。幾臺5G龍門吊把一個個集裝箱,從船上抓起,穩穩地放到集裝箱卡車上。
“你看到那三兩5G無人集卡了嗎,借助5G+北斗,他們會自動停靠,自動裝卸,自動駕駛。運輸效率提升40%以上,節省勞務成本50%以上。”大榭招商國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表示,5G信息化改造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
“5G+工業互聯網,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價值,企業家是最精明的。我們幫一家企業做了5G信息化改造,把機器的辮子減掉,打造沒有一根線的工廠,僅網絡搬遷費一年就省下400萬。還利用5G低時延的功效,幫一條刀具切割生產線從6萬次提高到8萬次,一年節省下來就是1600萬。所以5G+工業互聯網,它不是遙遠的未來,就在我們的身邊。“浙江電信副總經理表示,從數據來看,5G+工業互聯網,最突出的就是實戰和實效。
吃外賣更放心,農產品溯源,數字化讓老百姓生活更便捷
信息化和數字化對普通人民群眾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在湖州長興縣呂山鄉的天下牧業湖羊養殖場,每只湖羊都帶著一個智能耳標。工作人員只需使用高頻智能RFID掃碼槍,便可對羊只進行身份來源、疫苗接種等信息進行查驗。“今后,我們將在養殖場內更多的使用這套系統,通過智能耳標,對每一只羊的食品安全、信息健全都提供了便利,還可有效減少人工成本。”天下牧業長興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中國電信浙江公司智慧畜牧云平臺助力育種場數字化建設,實現了對養殖場內溫度、氨氣等的監測,還可通過傳感器與系統設定的閾值,對養殖區進行自動除臭,自動降溫,保障了羊只的健康生長,湖羊養殖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不僅在智慧養殖,中國電信浙江公司還在工業制造、鄉村治理、危化運輸等領域積極開展智慧建設,為“數字浙江”建設持續助力。
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副總經理強調,通過梳理中國電信浙江公司參與數字浙江的項目,總結起來看,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個關鍵詞是人民。
在中國電信浙江公司數字鄉村建設的發展樣板湖州市安吉縣山河村,智慧養老應用通過智能手環,實施感知老人的血壓、心率等基礎信息,呈現在村里的云平臺,再到老人子女手機,一旦發生狀況及時救助;村務治理應用,例如垃圾分類場景,通過現場圖片+AI異物識別,管理每戶的垃圾分類是否到位,同時與物業公司數據打通,提升垃圾回收效率。后續還將進行燃氣監測、煙感、門磁等應用的探索,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基于鄉村大數據的“管理、服務、監督、決策”的鄉村運營模式。
外賣給了我們極大便利的同時,近年來頻頻爆出的無證經營、幽靈餐廳等亂象,消費者更多的是心驚膽戰,為此浙江省制定相關條例,推進“明廚亮灶”行動。中國電信依托自研視頻能力平臺,打造“陽光廚房”模塊,打通政府、企業、商家、消費者間的數據,讓老百姓看得見,吃的放心。同時該平臺還上線AI巡檢系統,實時識別違規行為,抓拍取證,更便于監管工作。
在寧波市,中國電信積極助力鎮海區打造“鎮海區社會治理全息智治平臺”,破解諸如“僵尸車整治”等一批高頻復雜民生類難題。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對基層治理四平臺實現迭代升級,各類社會事件處置率和滿意率長期保持在98%以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這樣的“城市大腦”在浙江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