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一直在推陳出新,但這并不意味著能自然地惠及所有人。優先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變得順理成章,然而實際生活中的人是多樣的,包含許多障礙人群。
在前幾天的華為HDC大會現場,有一座“無障礙黑暗體驗館”,在這里十五分鐘的體驗,讓我真正體驗到了障礙人群,在現實生活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帶上眼罩,三人一隊,順序進入全黑的環境。我的一只手很自然地摸索著墻壁進入,聽到引導員說:“現在請根據擊掌的聲音方向,向我靠攏,在我擊掌的地方,有一個沙發,請嘗試找到沙發并坐下。”現在我模擬的是一位視障人士,來到了陌生的環境,只能聽到聲音的引導。這一關還算容易,手腳并用,我摸到了沙發,就在落座的時候,卻與同伴相撞,順勢就坐到了另一位同伴的腿上。
終于坐定,卸下眼罩,依稀能看到眼前有幾瓶輪廓相似的飲料,任務難度加碼了:“請根據觸摸,挑選出哪一個是牛奶?”“全黑的環境,如何找到燈的開關?”“電視里現在播放了一條沒有聲音的視頻,是否能通過嘴型猜出來,他們說的是什么?”“假如行動不便,不能移動,遙控器也不在身邊,如何操控電視?”
一個個日常生活中沒有注意到的細節,通過“隱藏”某一身體機能,完成系數也大大增加了。其實這只是障礙人士最稀松平常的生活,但對于普通人來說,每一處都是障礙。
現場視障引導員,向我展示了一個個他們的“武器”。面對眼前的物品無法識別時,他們用華為手機,對語音助手小藝說“請幫我看看,前面是什么?”小藝就能準確地幫他們讀出來眼前的物品是什么,同時也可以讓小藝幫忙打開房間的燈。聽不見也有辦法,直接用華為設備中的AI字幕功能,不僅能將視頻的語音轉文字,還能將輸入的文字轉語音。
此刻你要是覺得,這些功能只是為障礙人士解決了很大的日常問題,那就錯了,事實上,這些功能是為了所有人。
如果不幸有一天,因為生病,我們得臥床幾天;如果天氣冷,也因為懶,不想下床去關燈。以上兩點都不存在的話,那還有第三種情況:所有人都會老去,那個時候,可能聽不清、看不清,甚至是走不動,但和這個社會的連接不應該被解開。科技的溫度就在于,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億,占全國人口的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億。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而全球聽障、視障、肢體殘疾的人群也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真實地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身邊,或許還包含多年以后的自己。
這些都可以運用科技的力量來解決。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運營官何剛在本次開發者大會的主題發言中提到,“科技探索從來都是一個艱難且痛苦的過程,而從單點技術的突破到生態系統的構建,其難度更是呈指數級上升。我們必須要有戰略定力,秉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決心和毅力。”從EMUI到HarmonyOS的無障礙功能,從單點的功能到全場景的生態,這些所有的技術既體現了華為的實力,也反映了華為以人為本的信念。現在,華為正在通過自身產品、功能和服務逐漸將生態藍圖變成現實,讓未來有跡可循,也讓所有人受益,科技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