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第36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活動在臺州市第一中學舉行。進入終評的全省165組參賽選手,按照前一天的抽簽號次,依次進行線上評審答辯。
本屆大賽的主題是“創新?體驗?成長”,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科技輔導員科技教育創新成果、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等競賽、展示活動,參賽項目和作品由全省11個地市選拔推薦。
大賽共收到727個創新項目和作品,昨天進行線上評審答辯的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165個項目中有23個來自臺州,他們是從全省303個初賽項目中,經過前期初評脫穎而出的。
參加答辯的選手為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作者,個人項目和集體項目所有成員均參加。參賽選手通過線上視頻,依次向評委進行項目演示、講解并回答評委的提問,每個項目答辯時間一般不超過8分鐘。
作為本屆大賽承辦單位的臺州市第一中學,有6個項目進入終評,參加線上評審答辯,參賽項目多數源于同學們日常的生活體驗。比如,《木質素基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對土壤微生物環境影響的初步研究》來源于對蔬菜種植等生活體驗的研究和思考。《開車不做“低頭族”——智能監測司機開車使用手機的現象》,《以紫蘇提取液作天然抑菌劑在廚房用品中的應用效果分析》以及《公交車發電消毒小扶手》,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據介紹,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團省委主辦,一般在每年3月舉行,今年由于疫情原因推遲到5月。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本屆大賽終評采用線上評審答辯和大賽成果線下巡回展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巡回展覽安排在下半年開學后,由各地市科協組織舉行。大賽結果將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服務平臺https://zjqsn.zast.org.cn上進行公示。
本屆大賽還將推薦部分優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作品,代表我省參加今年的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終評活動,一般安排在每年8月舉行。在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臺州參賽選手的成績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一,獲得的一等獎作品占全省的50%。
來源: 臺州市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