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2 日消息,據央視報道,山東產研衛星院在中秋節假期期間也依然在堅守崗位,相關科研團隊正在對即將發射的齊魯 2 號和齊魯 3 號遙感衛星進行系統測試,預計將于今年 11 月擇機發射入軌。
根據衛星模擬飛行姿態,他們要隨時編輯遙感數據處理算法。山東產研衛星院數據部部長侯富城:“對系統的性能,包括這個目標分析的時間、拍攝的精度,這些都要做一些分析,然后測控系統通過地面站去把這些指令傳到衛星上去。”
媒體曾報道,去年 4 月 27 日 11 時 20 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齊魯一號、齊魯四號、佛山一號等 3 顆主星送入預定軌道。
據介紹,今年 11 月份,齊魯 2 號、3 號衛星進入太空后將與齊魯 1 號、4 號衛星完成組網運行,具備在不同氣象條件下達到 0.5 米高精度對地觀測能力,將完成以齊魯衛星星座系統平臺為支撐,建設齊魯系列、數字農業、智慧黃河與碳收支管理的國家重大信息科技基礎工程設施。
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雷斌表示:“上游盯著衛星技術創新,下游圍繞應用產業布局,要讓衛星真正實現天上好用,地上用好,未來逐步出世,就可以實現衛星從組裝集成到性能測試全流程的產業化,除了滿足自己用,還能承接全國衛星制造的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產研院此前與東營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建設山東省首家齊魯衛星地面站;同時與香港航天科技集團、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合作,系統推進 40 顆齊魯-金紫荊農業衛星星座,10 顆碳衛星星座和 4 顆黃河衛星星座的規劃論證與實施布局。其中,齊魯-金紫荊農業衛星星座第 1 顆試驗星將于 2022 年 7 月與齊魯二號、三號衛星搭載同一枚火箭發射,6 顆業務星計劃于 2022 年年底發射,碳衛星星座第 1 顆碳衛星試驗星計劃于 2023 年年初發射。
未來 3—5 年,齊魯衛星星座將要構建由 20 余顆遙感衛星為核心支撐的完整的衛星遙感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