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技術中,背光分區技術被認為是對畫質提升的重要技術指標,一般在大家認知中,分區數量肯定是越高畫質越好,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最近《電視分區背光標準》剛剛發布,來看看權威說法是怎么解讀的吧。
背光分區是指將電視背板LED燈分為多個區域,各區域可以獨立控光。通過下方詳細的對比圖表,我們可以發現分區與畫質提升并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當達到百級分區時,電視的綜合畫質才開始有顯著提升;而當達到三百級分區時,綜合畫質的表現會達到與OLED水平相當的成績,三百級往后,分區數增加給畫質的加持就沒那么明顯了,得增加到兩千級才有質的飛躍,達到可以超越OLED的水平。
從這個標準可以看出,電視分區在到300級的時候后,增加個一兩百級意義是不大的,因為它們之間已經沒有什么明顯的畫質差異了。但是,兩者間的價格差的還是挺多的,畢竟分區越多,背后的背光控制芯片、原件成本就越高。最近市面上有些電視號稱五百級分區,定價比三百級的電視貴出一大截。所以,要不要為那點微小的提升而多付出購買成本,還是建議大家要仔細衡量下。
從產品性價比角度來說,一味追求高分區值是不太劃算的,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多出來的分區成本都是咱們消費者承擔。所以大家一定要警惕部分電視廠商的宣傳陷阱,理性選擇,避免五百級分區這種性價比低的電視。
以上就是關于電視分區級別與畫質呈現與提升的說明,希望可以為大家在選購電視時提供一定的參考,幫助大家買到稱心如意的好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