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允文
2021年,中國教育培訓行業迎來大變局。學科時代的終結,讓更多的教育回歸到校園內,綜合素養和教育均衡成為全社會的主題。對于很多教育培訓機構而言,轉型是唯一出路。在2021年的第十屆學習力大會上,諸多教育大咖在線上共同聚焦大變局下教育行業的變化與趨勢,探索轉型和發展的路徑。
實際上,在以往的“學習力大會”上,徐艷華提出了“以學習力成就未來”的理論,圍繞著“學習力”的概念,徐艷華和團隊一起創新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提供個性化教育服務,推動科技與教育融合發展。
在徐艷華看來,“學習力”絕對是當代學生應對未來變化和挑戰的核心競爭力。于是,在對于自己機構的學習力教育上,徐艷華獨創了許多行業內關于“學習力”的觀點以及學習方式。概括來說,“學習力”包含三個角度,即: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和學習毅力,這些都是提升學科成績和綜合能力的核心競爭力。
徐艷華聯合哈佛和北大超百名教授一起探討研發,創建了高端的教育輔導研究院,并把“學習力理論”作為研究院的基礎理論,將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融入升學輔導體系中。以學習力理論為基礎并進行延展,在測評、反饋和提升的邏輯中總結出了一整套 1 對 1 的教學過程,在 K12 課后輔導領域專注個性化輔導,最終實現學生學習力的提升。
在徐艷華搭建的“學習力”體系中,認為學習的首要一點就是要激發的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對于沒有主動學習精神的學生,“學習力”體系體長家長不能頻繁指責孩子,而是要充給予孩子肯定與更多的關注和關愛,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都感受到平等的尊重、鼓勵、信任。因此,在徐總的機構的所有課堂上,老師備課時候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緒,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在此基礎上鼓勵、支持,引導學生實現“主動學習,多元互動”。
“學習力”體系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培養學生真正學習課程的能力,讓學生無論是在學校的課堂還是在機構培訓的課堂上都要會學習,高效學習。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傳授學習經驗和技巧、使用技術工具手段,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精銳教育的學員有個性化測評,成長檔案、智慧樹(知識圖譜)、自學手冊(時間規劃管理)、錯題智能整理、練習智能推送等“看家法寶”相助。
在“學習力”的最后一個維度,徐艷華指出,為提升學習力還要鍛煉學生學習的毅力,讓學生保持狀態,持之以恒地學習。徐艷華引入了“學習力頒獎”,讓學生及時獲得正面反饋,愿意持續地在學習這條路上,像玩游戲那樣‘打通關’走下去。
面對當前考試人數逐年攀升、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中高考,多數家庭會選擇課外輔導來強化基礎教育,而市場上的輔導教學機構多沿用大班教學模式,盲目刷題、重復講題等被動式的教學方法不僅容易降低學生積極性,也容易引發“厭學”心理。徐艷華順應時代變化,根據教育的改革明晰學生的需求,給出針對性解決方案來滿足學生校內和校外的要求。
因材施教和根據政策的影響變化去設計產品的類型及教育理念的更新,讓徐艷華所在的教育培訓機構在創立的13年里一直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并成功實現了上市。徐艷華總是能用發展的眼光,用素質教育、用科技的概念去看待教育,總是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祝愿她遠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