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Win 7時代終結”話題沖上熱搜。2009年10月發布的Windows 7結束ESU(付費外延擴展支持),作為一代經典的操作系統最終退出歷史;與之相對應的,Windows8.1也同時成為時代的眼淚。同時微軟表示,Windows 10 也將于 2025 年 1 月 14 日結束支持,安裝 Windows 10 可能出現無法修復電腦硬件的問題,或無法升級至 Windows 11。
Windows操作系統兩個版本的最終謝幕,會給國內IT產業,特別是操作系統行業帶來哪些影響?據數據統計公司 Statcounter的記錄,截至2022年11月,Windows 7的市場份額為10.25%,Windows 8.1的市場份額為2.53%。
與之相對應的是國產操作系統的逆襲上升。億歐智庫最新發布的信創產業報告顯示,目前,國產主流操作系統廠商已具備除內核之外服務代碼的開發能力,在性能上基本達到好用。但是在產業生態方面,國產操作系統仍與安卓、IOS和Windows存在不小的差距。同時,報告指出,隨著信創產業的推進,操作系統生態的問題可以逐步解決,滲透率將逐步提升。
實際上,國產操作系統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看到。據賽迪顧問《中國操作系統市場研究》數據顯示,國產操作系統廠商麒麟軟件銷售額進入操作系統中國市場前三,僅次于微軟和IBM。未來,中國操作系統市場規模將保持穩定增長。
國產操作系統:看得見的躍進
盡管Windows7&8.1正式退出市場,但主流觀點認為,這并不意味著Windows會完全損失這些既有的客戶。Windows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依然是桌面操作系統的主流。
但也有用戶認為,這些行為增加了運維成本或提升了系統的風險性。對一些企業而言,企業的遺留應用程序與 Windows 新版本不兼容,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麻煩。雖然暫時無法與Windows系統比肩,但在國內多領域場景中,國產操作系統無論是技術還是生態,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從實用角度和成本角度考量,國產操作系統都是其中一個優選項。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在操作系統產業峰會上曾表示,未來國產軟硬件將逐步替代目前處于壟斷地位的國外產品,要有充分的信心發展自主創新,實現建設網絡強國的偉大目標。
以銀河麒麟為代表的很多國產操作系統,在技術上與Windows7相比已然不遑多讓,在一些特定領域和應用場景,國產系統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技術優勢和生態基礎。以麒麟軟件為例,旗下操作系統產品已全面應用于黨政、金融、交通、通信、能源、教育等重點行業,服務用戶超過5萬家。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移動、南方電網等重點行業的頭部企業都已部署銀河麒麟操作系統。
誰為國產操作系統的未來領航?
當然,除了基礎的系統體驗,目前制約國產操作系統的最大原因還是適配軟硬件數量太少。如何解決好應用生態,將成為國產操作系統是否能進入市場、繼而被大眾接受的關鍵。在生態建設方面,麒麟軟件以國內首個突破150萬生態適配數量的國產操作系統廠商,為國產操作系統的未來領航。雖然與Windows千萬量級的軟硬件適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是正如億歐智庫報告所提到的,未來隨著生態進一步擴大,一旦突破“臨界點”,開發商和用戶會呈現良性增長態勢,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Win7停服后,用戶最關心的操作系統應用問題之一就是安全。國產操作系統對于我國信息網絡安全、個人隱私的保護,無疑是最值得信賴的。近日,麒麟軟件還主導安全生態聯盟成立,包括國內主流安全廠商和固件廠商等近50家單位首批加入。這些動作,標志著國產操作系統的專業安全防護能力進一步提升,圍繞國產系統的漏洞和防護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隨著國產操作系統創新力度的不斷加大,系統生態逐漸成熟,國外操作系統一家獨大的局面有望被改寫,隨著win7等系統陸續退出歷史舞臺,相信國產操作系統普及到個人市場使用的日子也不會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