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第13屆供熱、通風與空調國際會議(The 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ISHVAC2023) 于2023年11月14日-16日在北京隆重召開,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博銳尚格參會并分享暖通空調系統智能控制成功經驗。
ISHVAC由清華大學發起,已成功在中國及周邊國家舉辦十二屆,成為中國在暖通空調領域發起的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之一。會議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江億教授,丹麥科技大學Bjarne Olesen教授,日本東京大學Shinsuke Kato教授,香港理工大學陳清焰教授,韓國中央大學Jin Woo Moon教授,新加坡G-energy創始人Joseph Loh先生分別受邀作了大會主旨報告。會議副主席、清華大學張寅平教授和楊旭東教授,會議學術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李先庭教授分別擔任主旨報告主持人。
大會主旨報告嘉賓(從左至右,從上到下)
江億院士、Bjarne Olesen教授、Shinsuke Kato教授、陳清焰教授、Jin Woo Moon教授、Joseph Loh先生
張寅平(左)、楊旭東(中)、李先庭(右)分別擔任主旨報告主持人
本次會議涵蓋暖通空調系統、暖通空調設備、低碳建筑、特殊氣候區的暖通空調解決方案、室內環境質量與智能控制六大主題,旨在為國內外領域學者構建集合最新研究成果、創新技術和實踐經驗的探索平臺。在HVAC與冷熱源系統智能化控制主題模塊中,博銳尚格首席產品官/博士石軼砆作題為“構建數字孿生實現自主控制”的演講分享。
博銳尚格首席產品官/博士石軼砆進行演講
石博士指出,中國目前暖通空調的自動化控制存在對建筑場景感知不足的問題,自控系統在項目實踐上面臨挑戰,而破局之道是構建樓宇數字孿生來實現物理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真實統一,滿足系統對節能性和靈活性的需求管理。石博士展示禹數數字孿生智能服務平臺的自主運行控制模塊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的創新解決方案,該智能系統支持多元管控需求輸入,將復雜需求轉譯為控制系統可識別的指令,實現系統持久自動運行。據悉該項系統已經在多個重要公共建筑項目上實踐應用,其中重慶某商業綜合體于2023年3月28日上線末端智控模塊,對商場54個空間的79個組合式空調機組實現了智能AI控制,截至目前系統輸出控制策略已達11.6萬條,有效執行率92%。23年二季度與22年同期對比,在客流量上升43%的情況下,實現了41%的節能率,在智能化控制與節能方面的取得顯著成果。
博銳尚格首席產品官/博士石軼砆進行演講
"雙碳"目標引領下,本次會議深入研討了建筑領域巨大的節能與減碳潛力,其中特別關注供暖、通風與空調在建筑能效和碳排放中的關鍵作用。博銳尚格積極參與,再一次為探討和促進綠色建筑領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期待未來能夠與更多行業探索者攜手,共建更加環保、智能、高效的建筑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