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國新辦就2023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任申月指出,將嚴厲打擊網上惡意損害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甚至從中牟取非法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
申月介紹,當前,網上針對企業和企業家,特別是針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各類虛假不實信息時有出現,損害企業品牌形象,侵害企業家合法權益,甚至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導致企業蒙受經濟損失,企業家遭受名譽侵害。
申月表示,今年國家網信辦準備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 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專項行動,就是要聚焦網上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問題、突出問題,開展集中專項治理,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具體開展三方面治理工作:
一是依法依規及時處置網上涉企業的六大類虛假不實信息,具體包括捏造事實、主觀臆斷、歪曲解讀、惡意關聯、蓄意炒作和翻炒舊聞等。
二是依法依規處置網上涉企業家的六大類侵權信息,具體包括泄露個人隱私、詆毀侮辱謾罵、虛構私生活話題、關聯炒作負面新聞、捏造違法犯罪事實、違規使用姓名肖像等。
三是嚴厲打擊網上惡意損害企業和企業家形象聲譽,甚至從中牟取非法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
申月指出,為確保這次專項行動取得實效,此前做了深入研究,計劃從三方面著力開展工作:
一是強化存量信息處置。指導網站平臺集中開展排查,全面清理存量,對于已經被認定為謠言的信息,涉及企業家個人隱私的信息和顯性侵權信息要及時處置,對于問題突出的賬號進行處置處罰。
二是強化維權工作機制。會進一步暢通舉報渠道、細化處置標準、優化工作流程,線上線下配合,為企業和企業家舉報維權做好服務保障。同時,指導網站平臺加強搜索聯想詞管理,高效處置涉企業問題的相關線索。
三是強化集中督導曝光。專項行動期間,會及時公布破壞營商網絡環境的違法違規案例。對于工作落實不力的網站平臺,也會指導屬地網信部門加強檢查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