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和中國科協、民政部《關于新時代加強社區科普工作的意見》精神,落實《浙江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要求,進一步加強基層科普能力建設、推進社區科普提檔升級,寧波市科協于8月17日下午在寧波科學探索中心召開全市社區科普工作培訓會。各區(縣、市)科協、有關鄉鎮街道科協、社區等70余人參加了本次培訓會。
會議為29家示范試點社區舉行了授牌儀式。經過前期廣泛征集、擇優推薦、實地考察,最終確定鎮海區莊市街道湖濱社區等9個社區為寧波市社區科普工作綜合示范單位,海曙區白云街道麗雅社區等20個社區為特色試點單位。
中國科協科普部基層處副處長趙婷婷在會上作新時代社區科普專題講座。她從關于社區科普的認識與頂層設計、落實《關于新時代加強社區科普工作的意見》、典型案例及工作思考等五個方面作了全面、系統的闡釋,并對社區科普提出了建議:要強化科普與基層公共服務功能融合,與文化、教育、旅游、產業等融合;要強化總結和積累,建立“大科普”工作格局,積極打造科普品牌;要強化創新實踐、實事求是,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根本標準。
在工作交流環節,列入首批示范試點單位的海創社區、湖濱社區、學苑社區、美礁碶村社區4個單位代表作了交流發言。他們分別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特色從科普陣地、科普隊伍、科普活動、科普宣傳等方面給大家分享了典型做法和工作經驗。其中,海創社區圍繞重點科普人群,介紹了以“四聯”“五分”“六有”為主要內容的“456”科普工作法。湖濱社區發揮社區高層次科技人才集聚優勢,通過“濱果”IP形象的打造、濱果志愿服務組織的建立來推動社區科普融入公共服務功能,服務社區治理。學苑社區立足社區居民需求,以整合“隊伍+陣地”、聯合“線上+線下”、融合“實體+數字”等方式,提供慢病醫防服務,打造社區健康科普品牌。美礁碶村社區深挖農村社區的資源與特色,充分發揮“三長帶三會”作用,以“帶”為核心推進科普縱向拓展,以“融”為方式促進工作橫向聯合,以“促”為目的,實現社區聚力共富。
本次培訓會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平臺,完善了社區科普工作網絡,加強了科普信息和資源的互聯互通,強化了做法與經驗的互學互鑒,達到了預期成效。下一步,市科協將持續加強社區科普工作,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堅持以基層群眾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強化基層科普能力,從科普資源、平臺、陣地、組織、品牌整體推進,努力構建“大科普”工作格局。
作者: 洪陽 來源: 寧波市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