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通告2023年第三季度電信服務質量情況。在服務質量測評方面,工信部對地圖導航、網絡視頻、應用商店、即時通信、網盤服務、信息資訊等6類互聯網信息服務開展用戶滿意度指數測評。其中,地圖導航、即時通信服務滿意度指數排名靠前。數據顯示,5G手機用戶文件平均下載速率超139Mbps,固定寬帶用戶訪問網站的平均首包時延為0.08秒,觀看視頻的平均首次播放時延為0.56秒,用戶體驗為優。
在信息通信服務方面,工信部指導各基礎電信企業全面推進電信服務線上辦,前三季度累計線上業務辦理量占比超80%。此外,推廣視頻客服,服務用戶超1900萬人次,讓用戶享受更多“指尖”便捷。同時,提高資費方案透明度,推動在網站、APP等渠道設置資費公示專區,讓用戶放心消費;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指導基礎電信企業設立老弱病殘孕客服服務愛心通道,1924家老年人常用網站和APP、超1.4億臺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完成適老化改造升級,保障特殊群體樂享數字生活。
在應急通信保障方面,工信部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圓滿完成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通信保障任務,實現通信保障“全暢通、零差錯”;及時有力應對主汛期華北東北地區極端暴雨、臺風“杜蘇芮”“海葵”等207起自然災害事件,有力保障黨政軍等重要部門通信暢通,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應急通信需求。三季度,通信行業共投入應急通信保障人員92.6萬人次、應急車輛33.4萬臺次,搶修恢復基站6.4萬個、修復光纜1.1萬皮長公里,發送應急短信息46.8億條。
在APP綜合治理方面,工信部完善標準體系,發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范》行業標準,為合規經營提供明確指引;健全應用分發平臺評價體系,督促加強APP上架審核和在架巡查,落實分發平臺“守門員”責任;指導推動用戶常用的80多萬款APP進行電子簽名,幫助用戶提高對仿冒、不良等風險APP的識別能力;完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公共服務平臺,指引APP開發者選擇合規產品;上線APP開發管理風險線索報送系統,及時發現、有效處置APP風險漏洞,進一步加強APP全生命周期管理。組織開展多場個人信息保護公益宣講活動,行業整體合規意識和能力持續增強。
在加強監督執法方面,工信部深入推進垃圾信息治理,進一步規范端口類短信息服務;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整治,公開通報54款違規APP和SDK,對發現問題的195家企業予以信用記分。各地通信管理局加強監督執法,20家企業因受到行政處罰被納入電信業務經營不良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