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發布《中國AI大模型創新和專利技術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展示了我國自2017年以來大模型專利技術布局、競爭態勢以及發展趨勢。
《報告》顯示,我國大模型專利申請總數突破4萬余件,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其中,百度、騰訊、阿里等國內頭部企業表現突出,涌現出大量專利創新成果。百度、騰訊、阿里等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均突破400件,百度、騰訊專利授權量均突破100件。其余企業也展現出較為活躍的創新態勢,國內大模型技術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報告》對我國大模型創新主體的高價值專利及創新競爭指數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互聯網公司以及電子科技領軍企業大模型技術創新優勢明顯。百度、阿里、華為、騰訊等大模型領域優勢企業位居榜單前列,京東、浪潮及科大訊飛等科技企業創新也較為活躍,共同助推國產大模型發展提速。此外,平安科技和國家電網入圍前十,也表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正不斷向各個應用場景滲透,不同行業的創新主體紛紛加碼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投入,我國大模型產業創新水平正不斷提升。
表1 中國AI大模型高價值專利及創新競爭指數排名
《報告》指出,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大模型領域技術創新活躍,涌現了大量專利成果。從2017年起至2023年9月底,高校及科研院所共申請大模型相關專利數量約2.2萬件,占我國大模型專利總數54.7%,成為大模型創新的重要主體??萍季揞^及互聯網企業不斷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通過成立聯合實驗室和技術研發中心等方式共同開發大模型應用產品,加快推動高校專利產業化應用。
《報告》顯示,中小企業積極涌入大模型賽道。我國大模型領域企業主體共申請專利超過1.8萬件,中小企業專利貢獻超過80%。推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在細分領域的技術創新及場景應用開展深度合作,有助于形成多元、開放、共贏、可持續的發展格局,將為我國大模型生態構建提供生動實踐路徑。
《報告》認為,全球大模型的競爭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競爭,關鍵是生態層面的競爭,重點在于以大模型為基礎匯聚更多創新主體構建上層應用,構筑市場競爭優勢。我國專利申請及授權趨勢仍保持快速增長,高校(科研機構)及中小企業等創新主體創新活躍度不斷提升,知識產權生態建設不斷完善。下一步,我國應在大模型知識產權創造及保護、大中小企業及產學研深度協同創新、開辟更多專利應用場景等方面持續發力,持續推動國產大模型技術突破和生態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