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各行業企業對業務上云需求的不斷深入,云基礎架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革新,為企業IT基礎設施、應用架構和應用構建模式帶來了新的技術方向。2022年初,國務院正式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規劃指出必需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因此,作為數字化新基建的核心,云基礎架構將迎來新的一輪建設周期。IDC預測,2024至2026年,將是云基礎架構支撐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階段。
IDC于近日發布了《 IDC FutureScape:全球云計算2024年預測——中國啟示》.通過對全球市場的洞察,給出了十條前瞻性預測,并深入剖析了每一條預測背后的深層含義。
IDC FutureScape 2024年中國云計算市場十大預測如下
預測一:生成式AI
到2026年,50%的企業將與云提供商形成生成式AI平臺、開發者工具、基礎設施的戰略合作,對與企業針對數據和成本的管控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預測二:安全性
到2025年,20%的組織將部署具備AI能力的云原生應用安全保護平臺,從而加強采用云安全態勢管理特性的持續合規性。
預測三:高性能計算
到2024年,50%的企業將改變高性能計算平臺的部署模式,從遷移至公有云部署的趨勢演進為私有化部署,使用托管或機房提供商的服務。
預測四:邊緣計算
到2027年,60%的企業將會依賴云提供商和網絡互聯合作伙伴,實現邊緣端的零配置部署和零信任安全,從而成倍減輕IT技術人員的負擔。
預測五:合作伙伴生態
到2024年,50%的企業將通過生態合作伙伴實施多云策略,從而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應用的部署,以及分布式云和邊緣環境的集成。
預測六:技術鴻溝
到2027年,2/3的云端應用將使用AI能力,使得60%的組織積將會積極尋找熟練的AI專業人員進行持續性的管理和提升。
預測七:可持續性
到2027年,由于不斷出現的能源短缺和可持續性發展要求,60%的數據中心將采用用途導向的解決方案,比如定制化芯片,液冷技術,微電網,以及加固技術。
預測八:FinOps
到2027年,40%的企業將會擴展FinOps的范圍,通過增加SaaS管理平臺工具和能力用于識別新的成本優化的機會。
預測九:應用現代化
到2028年,生成式AI將重構傳統的應用開發模式,企業將使用生成式AI工具和云服務提供商平臺進行50%的代碼轉換和開發任務。
預測十:數據主權
未來一年,企業CIO將會規劃用于IaaS數據存儲預算的30%,用于企業數據主權的解決方案,為了滿足企業的合規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