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根據《方案》,廣州將建設第一個跑道型通用機場,新建5個以上樞紐型垂直起降場、100個以上常態化使用起降點。到2027年,廣州低空經濟整體規模達到1500億元左右,推動廣州成為國內首個載人飛行商業化運營城市。
夯實低空基礎設施建設
《方案》共有21項重點工作任務,涵蓋夯實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低空制造業高地、拓展特色低空應用場景等方面。其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方案》提到,根據廣州市區域內低空飛行活動和低空空域、航線劃設的要求,在全市范圍內分階段推進北斗地面增強站、專用4G/5G通信基站、ADS-B基站、小型氣象觀測站等低空智能網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開發低空空域數字孿生模型。突破低空空域資源精細化配給、運行間隔控制、飛行沖突自主避障、噪聲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市域低空飛行通信、導航、監視能力全覆蓋。此外,建成廣州第一個跑道型通用機場,新建5個以上樞紐型垂直起降場、100個以上常態化使用起降點,數百個社區網格起降點,滿足廣州市低空應用場景需求。
在做大做強低空經濟制造業方面,圍繞與低空經濟發展關聯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藝、導航定位、智慧交通等方面加大產業培育、招商引資力度。面向低空飛行器研發、設計、制造、運營等領域,推動出臺支持項目落地、航線運營等的政策措施。推動關聯的載人航空器、飛行汽車、貨運無人機、消費無人機、傳統直升機等航空器制造業實現產值規模超1100億元。
穩步開展城市空中交通試點工作
在拓展低空應用場景方面,穩步開展城市空中交通試點工作,探索開通大灣區內城際間的短途直達航線以及與香港、澳門之間的跨境航線。支持國內低空物流行業領軍企業,在廣州市內開展城市無人機配送、城際無人機運輸等物流方式。探索建設基于低空物流為主的低空城市保供體系以及與周邊城市的貨運無人機航線。規劃布局適宜開展航空旅游的區域、場地和類型,打造連接景區、度假區、主題公園等旅游目的地的低空旅游網。推動廣州成為國內首個載人飛行商業化運營城市,低空經濟跨境飛行、商務定制、短途客運、文旅消費、物流運輸、應急醫療、會展服務等關鍵運營服務領域的市場規模達到3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還提到在南沙推動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準入標準實施和應用。參與制定并推動實施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技術標準,研究制定無人系統接入城市建筑物的技術規范,探索空地一體化交通管理辦法,研究建設區域無人體系管理調度系統,參與統一的智能無人體系底層數據體系和開放服務應用平臺建設。
羊城晚報記者 李煥坤 杭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