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西市打好“組合拳”全力促進重點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
定西日報訊(新定西·定西日報通訊員宋昱)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堅持把就業作為最基本的民生,緊盯新時代新征程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全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著力保障群眾穩定增收,已有65.62萬人通過勞務輸轉、城鎮新增就業、就業招聘、公崗安置等多種形式就業創業。
聚焦重點群體就業,完善政策強保障。“專干+三員”模式提升城鎮就業質量。全面推行“就業專干+網格員+信息員+聯絡員”就業服務模式,將全市89個社區劃分為783個網格,確定就業專干112名、網格員975名,定期定點開展就業信息排摸和政策宣傳,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擴大服務內容、提升服務質量。今年以來,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111人,幫助2577名失業人員和888名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雙列續發”持續加大組織輸轉力度。持續鞏固提升新疆、內蒙古、江蘇、浙江、北京、上海、廣東、陜西、福建、山東等10個“萬人勞務基地”和以蘭州為中心的“十萬人勞務基地”,年初分別向青島、福州、蘭州發送高鐵專列和免費大巴,連續四年實現返崗務工高鐵專列“雙列續發”。截至目前,全市輸轉城鄉富余勞動力61.29萬人,其中脫貧勞動力28.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95.45億元。“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就業招聘活動。緊貼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人員就業特點,建立崗位和求職信息“雙歸集”機制,開展定西人社直播帶崗六進系列活動,集中為各類求職者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溫暖,多渠道促進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截至目前,全市已舉辦“2024年定西市‘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暨‘隴原創業貸’融資業務活動會”等各類招聘活動64場次,1588家用人單位發布崗位需求5.1萬個,達成初步就業意向5343人。
豐富就業幫扶載體,優化服務提質量。推進零工市場建設。以促進就業困難群體、進城務工人員等重點人群多渠道靈活就業為目標,各縣區通過新建和因地制宜改造等方式建成零工市場(驛站)10家,其中公共機構加掛零工服務專區2家、委托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運營3家、與工會婦聯愛心驛站共建2家、零工驛站3家,共配備工作人員28名,累計服務就業困難群體7001人次、用工單位398家。分類開展就業援助。持續深化“311”(每年為有就業意愿的農村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開展三次崗位信息推送、一次職業培訓推薦和一次職業指導)就業服務。今年以來,全市上門走訪慰問就業困難人員1000多人次,開展職業介紹410次、發放宣傳資料6.2萬份。提升技能培訓實效。全面推廣以“整合資源、政府下單、學員點菜、部門主廚”為主要內容的“四方聯合”菜單化培訓模式,大力開展面向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進一步拓寬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空間。截至目前,完成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8034人次,其中康養服務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2350人次。
注重政策資金落實,援企穩崗聚紅利。強化創業帶動扶持。積極推進創業擔保貸款政策落實,全力支持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刑滿釋放人員、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今年以來,全市共為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223萬元,其中發放個人創業擔保貸款455人7313萬元,發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6戶910萬元,支持1088人實現創業。支持主體穩崗擴崗。以就業困難群體穩定就業為著力點,通過“直兌直達”“免申即享”等方式,繼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工傷和失業保險費率等政策,為2606家企業降低失業保險費407.29萬元,為2446家企業降低工傷保險費237.1萬元。兌現發放就業補貼。認真落實就業困難群體創業擔保貸款和職業培訓、貸款貼息、崗位補貼等就業創業各項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全市已發放職業技能培訓補貼136.74萬元、就業見習補貼70.76萬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127.3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3萬元、社會保險補貼825.55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3204.19萬元。
緊盯勞動者權益保障,架起維權連心橋。抓實根治欠薪。全面推行根治欠薪“三訪三超前”(集中辦理專項“接訪”,超前化解欠薪問題;預約受理線上“約訪”,超前掌握欠薪線索;七方會商快速“結訪”,超前防范欠薪輿情)工作機制,建立勞動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今年以來,累計檢查用人單位221戶(次),涉及農民工1.3萬人,立案辦結欠薪案件14件、協調辦結62件,為2253名農民工追討工資3804萬元。加強用工監管。指導平臺企業、平臺合作企業與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規范簽訂勞動合同或書面協議,依法合規用工。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規范平臺企業靈活用工,對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進行勞動管理的,要求企業與從業人員訂立書面協議,合理確定雙方權利義務。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互聯網平臺企業93家,有從業人員2436人,累計簽訂勞動合同或協議2561份。強化權益保障。督促引導平臺建立與工作任務、勞動強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機制,合理確定訂單數量、準時率、在線率等考核要素,引導企業建立勞動報酬合理增長機制,逐步提高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薪酬水平。全面落實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等各項政策規定,優先為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全市基層快遞網點1586名從業人員全部參加工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