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模大戰”的激烈角逐,到技術領域的狂飆突進,直至AI應用遍地開花,2024年無疑見證了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躍升。這一顯著發展的背后,離不開蓬勃發展的算力作為堅實支撐。步入2025年,全球科技產業正翻開嶄新篇章,那么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全面提速的新時代,算力底座的堅實程度,能否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
近日,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參加了華為在北京召開的2025年新春媒體沙龍,該沙龍以“共建開放生態,共贏數智未來”為主題,向業界分享了其在技術創新、產業生態、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數字包容等方面的布局和未來規劃。
技術創新:從底層架構到集群架構的全面升級
技術創新是推動計算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單點技術創新無法滿足日益復雜多變的市場需求,只有系統層面的技術創新才能引領行業發展。因此,華為在硬件、系統架構和集群架構三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升級。
在硬件方面,華為自主研發的鯤鵬和昇騰處理器已經具備了完全自主開發和自主演進的能力。鯤鵬處理器不僅擁有自研的ARM指令集,還在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等方面提供了全面支持。昇騰處理器則在AI領域展現了強大的實力,通過分層提供原生能力,加速了AI應用的開發和推廣。
系統架構的創新同樣至關重要。傳統X86架構以CPU為中心,但隨著大數據和AI等新興業務的發展,這種架構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華為因此提出了創新的全對等架構,并在去年發布了超節點以及超節點內統一的協議和原生領域的開發能力。這些創新使得系統架構更加靈活高效,能夠更好地支持新興業務的發展。
集群架構的創新則是為了滿足大規模AI算力的需求。華為提出了將海量芯片無損互聯在一起的集群方案,邏輯上讓用戶看到只是一塊芯片,從而提升了處理器運算的算力。同時,華為還創新地提出了DC as a Computer的概念,將集群當做一臺電腦進行架構設計,集成了數通、存儲等產品能力,推出了CCAE集群管理軟件以及調度和編譯相關的能力。這些創新使得華為在計算產業發展中提供了源源不斷可演進的可靠算力。
“硬件開放、軟件開源、使能伙伴、發展人才”
生態開放是構建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華為在計算產業生態的構建上,堅持全面開放兼容、分層解耦的原則,達到了安全可信的生態底座,同時匯聚了更多的同路人,在各個層面上與更多的伙伴一起加入計算產業,共同構建競爭力。
在鯤鵬生態方面,華為已經發展了13家整機合作伙伴和60多家KPN伙伴,共同打造了差異化硬件產品。已有6000多個合作伙伴、17000多個解決方案通過鯤鵬兼容性測試認證,在金融、電力、政府、運營商等行業全面落地。同時,華為還與國內外主流操作系統伙伴共同發布了openEuler商業發行版本,數十家數據庫伙伴發布了openGauss商業發行版本。這些努力使得鯤鵬生態在硬件、軟件和應用全棧創新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在昇騰AI計算生態方面,華為已經發展了超過60家硬件合作伙伴,包括14家整機合作伙伴和50多家APN伙伴。同時,昇騰AI與產業界共同構建了從規劃、開發到產業化的大模型全流程使能體系,共筑中國大模型生態。目前,已經孵化了40多個原生大模型及50多個大模型應用,并發布了大模型訓推一體機,為行業提供了更加豐富的選擇。
MindSpore開源AI框架是昇騰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20年3月28日開源以來,MindSpore獲得了國內外開發者的積極響應,訪問量數千萬,超過1100萬用戶下載安裝使用。同時,MindSpore社區開源了500多個模型,孵化、支持了50多個大模型。近日,國際權威數據調研機構IDC發布《中國AI開源框架市場研究報告(2024)》報告。報告顯示,昇思MindSpore AI框架在2024年新增市場份額達30.26%,位列中國框架第一,成為發展最快的自主創新開源框架。而根據IT行業的市場規律,一個AI框架的市場份額超過30%,意味著可能成為事實上的行業共識,將逐步形成完善的產業生態,進而推動技術更快的落地。
除了硬件和軟件層面的生態開放外,華為還積極推動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數字包容。ICT學院作為華為和高校合作推進人才發展的重要平臺,正在攜手共創數智生態的繁榮。通過課程創新、產教協同和人才共育等方式,ICT學院為行業輸送了大量實戰性人才。
從“青椒計劃”到海洋保護:數字包容的實踐與探索
TECH4ALL是華為在數字包容領域的倡議和長期行動,具體倡議包括公平優質教育、保護脆弱環境、促進健康福祉、推進均衡發展四個領域。為了推動數字技術如寬帶聯接、物聯網、云與AI等,與創新的應用和內容相結合,助力世界包容性地、可持續地發展,華為通過參與和推動多個項目,展現了其在社會責任方面的擔當和貢獻。其中,“青椒計劃”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的海洋保護項目是華為在數字包容方向上的兩個典型案例。
“青椒計劃”是華為參與的一個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該計劃以偏遠地區的青年教師、特崗教師為服務對象,以互聯網課程為基礎,為入職1-3年的鄉村青年教師提供為期一年的系統性培訓。華為云WeLink為“青椒計劃”提供了平臺級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聯接器的作用,幫助該計劃聯接團隊、業務、設備和知識。一端聯接北師大等優秀的專家資源,一端聯接最需要成長和知識養分的鄉村特崗教師。通過這一平臺,鄉村教師能夠獲得智能、開放、協同的學習機會,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截至2024年12月,“青椒計劃”已經為全國27個行政單位、882個區縣教育局的175756位鄉村教師進行了線上賦能培訓,鄉村受益學生達數百萬名。
除了教育領域外,華為還參與了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的海洋保護項目。作為社會化公益平臺,SEE基金會一直致力于攜手各方伙伴,聚焦荒漠化防治、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生態保護與自然教育、海洋保護四個領域。華為通過參與這一項目,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在海洋保護項目中,華為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為海洋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數字化手段監測海洋生態環境、推動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提升公眾對海洋保護的認識和參與度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努力不僅有助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還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結語
日前,工信部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有序推進算力中心優化布局,加快網絡升級連算成網。在新趨勢下,華為以堅實的算力底座為基石,從底層硬件的自主研發到系統、集群架構的全面升級,都展現了在計算產業領域的深厚積累。同時,華為積極構建開放兼容的產業生態,攜手眾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動軟硬件的全面發展,為各行各業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解決方案。在數字化人才培養和數字包容方面,華為為數智生態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與產業界共同探索數智世界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