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值守,從兩個月前,到一個月后,闔家團圓的春節,萬眾矚目的亞冬會,大半個農歷正月……這段時間,中國聯通駐亞布力賽區通信主管唐玉祥,和他的同事們,將在山上度過。
在亞冬會賽前建設、測試、排查問題的階段,他們總是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到場,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但等到亞冬會正式開幕之后,唐玉祥說,始終堅守崗位的他們,倒是希望“不被人看到”。
因為,當他們的身影沒有出現,說明亞冬會的通信服務穩定運行,沒有任何問題需要解決。
盛會綻放時,深藏功與名。“看不到我們,就是最好的褒獎”。
海拔1374.8米,每日登山巡檢
亞布力是中國競技滑雪運動的搖籃和大眾旅游滑雪的肇興之地,這里將承載2025年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的雪上項目。32枚亞冬會金牌將在亞布力產生,占整場亞冬會的一半。
在最高海拔1374.8米的大鍋盔山上,一條條雪道宛如在山間游弋的銀蛇,優雅地纏繞在山巒之間。運動健兒將在這里“下山”,在滑雪板上飛翔,馳騁逐夢;而唐玉祥和同事們要做的,則是“上山”——建設和巡檢通信設施,服務賽區各類通信需求,風雪無阻。
為了更好地服務賽事,2024年11月,中國聯通在山頂開通了服務本屆賽事最高的5G基站。這也成為唐玉祥和同事們的每日“打卡點”之一。
“上山”不簡單。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乘坐纜車;但遇到有比賽進行時,或者因惡劣天氣導致纜車停運時,他們必須徒步前行。
雪道上方高山基站的建設,與平地基站不同,需要肩扛、手縷、甚至用纜車一趟趟的運送,一塊塊地安裝;建設完成之后,還需要每日巡檢運行狀況,處理突發情況。
在體感溫度最低可達零下40度的大鍋盔山上,唐玉祥和同事們已經輕車熟路,冒著大風嚴寒,他們也在雪坡上如履平地。山林枝頭銀裝素裹,雪山、白云、蔚藍的天空渾然一體,山頂最高的基站也是白色的,通身覆蓋著一層雪衣。唐玉祥熟練地在信號塔爬上爬下,檢查各項設備的運轉狀況。
除了日常巡檢,正式比賽前的每一場壓力測試,都要交出滿意答卷。
近日,2024-2025賽季全國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錦標賽在亞布力舉行,這場測試賽中,還全面模擬了亞冬會賽時可能出現的包括惡劣天氣致比賽中斷、運動員意外受傷等在內的突發狀況,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山腰的一排排藍頂白房子里,賽事各專業線有條不紊地運行著,而每項工作都需要通信專業的支持。唐玉祥和亞布力賽區網絡支持負責人陳業軍等同事在藍房子間穿梭檢查、對接需求;比賽開始后,他們又在賽場后方緊盯,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這一天是個大晴天,陳業軍告訴記者,根據每天上山的經驗,這是個難得的好天氣。看著測試賽順利完成,通信人的心情像這天的陽光一樣燦爛。
半小時內到場,一小時內解決
從雪場下來,通信人回到了賽區駐地——亞冬會中國聯通亞布力運行分指揮中心。在這里,指揮室、機房、宿舍、食堂一應俱全,是唐玉祥和同事們這幾個月堅守的陣地。
指揮中心所在的建筑,有個頗具情懷和詩意的名字,叫“通信山莊”。除了迎來聯通團隊的駐扎,這里是一家旅游酒店,迎接著熱愛冰雪的八方來客。
除了日常巡檢和測試賽之外,回到指揮中心,還有大量任務需要處理。場館雪場、指揮調度、媒體轉播、交通樞紐、賓館酒店、旅游景點……這些場景都離不開通信技術的服務保障。
作為本屆亞冬會官方通信及云服務合作伙伴,中國聯通打造了一整套云網通信服務系統,升級了一系列黑科技,而這背后,有千余人的亞冬通信服務團隊提供全方位保障。在亞布力運行分指揮中心,通信山莊、各個比賽場地、媒體傳輸、4G/5G基站、光纜支撐等各專業、區域都有專人牽頭負責,24小時及時響應。五點鐘起床,工作到晚上八九點,是他們的工作常態。
從山頂下來,指揮中心剛好接到一項臨時光纜需求工單。陳業軍和亞布力賽區匯聚機房負責人胡君明立刻響應,點齊人手和設備,驅車奔赴現場。
根據過往的經驗,不論幾點接到需求,他們總能在半小時內到達現場,一小時內拉通網絡。這次臨時需求,記者見證了這樣的速度是如何實現的。
這次光纜布放,要在山林雪地里進行。雪很深,看上去雖然綿軟平坦,一腳踩下來,可能會遇到凹凸不平的溝壑,邁步之前,并不知道雪會埋到腳脖子還是膝蓋、甚至腰間。
不過這對陳業軍和胡君明來說顯然不是難事,他們在雪地中扛著光纜、配合著快速行進,后方的同事跟著把一大卷光纜有序放出,沒過多久,一條直線就在山林中拉了出來,落入雪中。網絡接通了。
這個過程中,滑雪運動員正在旁邊經過,通信人在另一邊熟練地進行屬于自己的“極限運動”,兩側風景對照,都是在為這次國際盛會緊鑼密鼓準備著。
曾經的年輕人,如今的年輕人
回望30年前,1996年,第三屆亞冬會在哈爾濱舉辦,那也是中國第一次舉辦洲際冬季綜合運動會。
唐玉祥正是親歷者。彼時,他在市話維修班,負責亞冬會酒店賓館固定電話的安裝、調試,克服了寒冷的極端天氣,圓滿完成了布放通信電纜、監控設備安裝等工作任務。
“相比當時,變化翻天覆地,感受到了國家飛速的發展”,談起技術進步,唐玉祥如數家珍,“中國聯通這次打造了一個云數據中心和四張網絡,包括賽事信息系統、4G/5G備份網、賽事互聯網和媒體數據傳送網。通過400G超寬運力網絡,能更好地滿足影像傳輸、賽事調度等各種需求。”
通信技術快速演進,通信人奮進接力。現在,又有新的年輕人,像30年前的唐玉祥一樣,接過接力棒。
通信山莊的指揮大屏上,全景式展現著亞布力賽區各場地的通信運行情況,資源情況、網絡吞吐量、專線監控、服務受理等內容一目了然。聽完對大屏的介紹,記者才了解到,剛才作講解的三位通信人,都是剛入職半年的00后。
楊子緣、劉恩碩、代偉健,他們剛入職不久,了解到亞冬會通信保障突擊隊在選拔成員,就主動報名參與進來,是這里不可或缺的新鮮血液。
在通信山莊,新老通信人身上都激情充沛。老員工紛紛在春節期間堅持駐守,幾位年輕人也主動表示,這個春節,要在通信山莊度過。
楊子緣說,親身投入到亞冬會的服務保障中,非常驕傲、自豪、快樂。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春節,本來父母非常希望他能在家一起過,慶祝他迎來人生的新階段;不過,服務保障亞冬會,意義更加重大,雖然選擇過年不回家,家人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通信山莊迎來聯通團隊入駐的同時,整棟建筑也在進行翻修,迎接亞冬會的到來,并換上了新名字,名為“冬日暖陽”。
冬日暖陽普照大地,陽光如同通信信號一樣,看不到,但帶來暖意盎然。
“看不到我們,就是最好的褒獎”——正如這冬日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