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日(7月2日至4日)甘肅隴南武都區、康縣、文縣、徽縣等地遭遇的強降雨襲擊及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其中武都裕河、文縣碧口、康縣碾壩等地累計雨量超200毫米)。在省通信管理局的指導下,隴南市通信應急辦展現出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高效的應急調度能力,迅速響應,組織屬地行業全力保障通信網絡暢通。
強化統一指揮,提升響應等級。隴南市通信應急辦第一時間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經報告省通信管理局于7月3日15時果斷將通信保障應急響應由四級提升至三級。隴南移動作為隴南市通信應急辦牽頭單位,充分發揮“指揮中樞”作用,迅速統一調度電信、聯通、鐵塔、廣電四家屬地通信企業,建立高效協同作戰機制,凝聚起全市通信保障合力。
精準調度資源,實施立體保障。通信應急辦科學研判災情,精準部署應急力量。緊急調度通信無人機、水陸兩棲應急通信車等高科技裝備馳援災情嚴重的康縣,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網絡。累計高效調度投入搶修人員308人次、各類車輛156輛次、發電油機188臺次;調集衛星電話30部、便攜式衛星站5套、應急通信車4輛。通過強有力的統一調度與資源整合,確保了應急指令暢通無阻、搶修力量精準投放。
保障成效顯著,彰顯責任擔當。在通信應急辦高效組織與各企業協同奮戰下,全市鄉鎮級行政區域通信保持“零阻斷”,有力支撐了防汛救災指揮體系高效運轉。四網協同,無畏前行! 隴南電信孤軍深入碾壩大莊,隴南移動無畏挺進裕河深谷,隴南聯通晝夜搶通寺臺基站,隴南鐵塔肩扛油機攻堅墳坪子。各單位合力打通重災區域“信息生命線”,為搶險救災提供了堅強保障。
截至目前,受災區域已成功搶通恢復基站281座,修復受損光纜106公里,全力保障了各級指揮調度和災區群眾通信需求暢通。面對暴雨洪災,隴南信息通信業經受住了嚴峻考驗,為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服務全市防汛救災大局提供了堅實的通信保障,充分彰顯了關鍵時刻“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過硬作風與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