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訊 12月9日消息 經國務院批準,由科技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主辦,以5G變革 共繪未來為主題的2023世界5G大會于12月6日至8日在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圍繞強基韌鏈與引領帶動、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2023世界5G大會設置12個平行論壇。
在以融合創新提升價值空間為主題的Tech Talk 2023 創新技術論壇上,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研究員、3GPP RAN3副主席曹亙應邀作了題為《通感智算一體化無線網絡理念和實踐》的主題演講。
走向萬物智聯時代
曹亙表示,圍繞著6G愿景,中國聯通創新性的提出了通感智算一體化無線網絡演進架構及技術方案。曹亙總結了中國聯通面向5G-A及6G在智能節能、智能編排、RIS、通感等方面的多項試驗及應用成果,在通信網絡的各層面引入了感知、智能、算力能力,以實現智能、融合、綠色、可信的6G愿景,助力千行百業實現萬物智聯。
曹亙指出,5G網絡的快速部署與應用,對個人業務、行業和家庭應用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即將走向商用的5G-A,將進一步提高5G網絡基礎設施新能力,有利于深化5G在千行百業中的應用,特別是在工業互聯網場景,5G-A將帶來巨大幫助。將于2030年走向商用的6G,業界有著更多的期望。曹亙表示,6G圍繞構建萬物互聯,數字孿生打通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鴻溝,實現兩個不同世界之間的深度融合。
曹亙認為,5G-A將5G從能力三角轉變為能力六邊形;而在6G時代,網絡的確定性能力將進一步演進。‘盡力而為’的網絡向確定性網絡演進,會對整個通信網絡的能力提出新要求,通過通信能力、感知能力、智能算力,還有算力,將虛的世界和實的世界做一個橋梁溝通在一起。產業界需要構建一個新型數字化基礎設施,滿足未來的業務發展。
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沉浸式交互體驗和超高清視頻,都是3G/4G業務中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新應用需求。根據這些需求,業界提煉出來對于網絡新能力的要求,比如全域覆蓋,極致體驗,網絡高度自智、感知,業務能力開放、網絡安全以及高效運營,都是后續網絡演進的迫切需求。中國聯通認為,后續通信網絡架構將面向通感智算一體化的方向演進,這樣才能支持實現‘萬物智聯’的愿景需求。
通感智算全維度創新
圍繞6G愿景,中國聯通很早就提出圍繞著智能、融合、綠色、可信四個要素構建網絡的新能力,并持續向ITU、IMT2030等標準組織輸入中國聯通的創新理念。在網絡架構來看,業界已經有了一定共識,從應用域、控制域、資源域和終端域四個層次全方位構建智能的、一體化的無線通信網絡,融合智能化能力以及計算能力,形成通感智算一體化的網絡架構。
在通信能力方面,在中頻頻段上,中國聯通立足于錨定現有資源,不斷提升自身網絡能力。
首先,提升網絡的上行能力,中國聯通提出了智享大上行方案,從動態幀結構、超大帶寬上行聚合、增強MIMO三個維度進行能力增強,在300M帶寬場景下,單小區上行速率突破5.5Gbps。其次,提升網絡的容量,圍繞室內分布式MIMO進行虛擬小區聚合,不僅實現覆蓋的提升,對于用戶和小區容量都能達到雙提升;該技術方案在冬奧場景已經得到了驗證。面向后續實時交互類業務,開展基于業務感知和端到端差異化保障的綜合技術解決方案研究。
在高頻頻段上,中國聯通一直在穩步推進整個毫米波的研究閉環,在新技術研究、標準制定、設備研發,還有生態環境的構建是全方位、立體推進毫米波產業鏈的發展。
技術創新層面,中國聯通在國內比較早地啟動了5G毫米波相關研究工作,特別是圍繞26GHz頻段的應用創新,對于上行幀結構、大帶寬的單載波能力,不斷持續推進。在標準層面,圍繞IMT2020、CCSA等標準組織,推動毫米波研究工作。在設備推進層面,圍繞IMT2020相應室內、室外場景,推動端到端的技術方案研究。在生態環境建設層面,聯通在2020年發起了高頻通信產業技術發展論壇;另外,聯合信通院成立了毫米波太赫茲產業發展聯盟。
在感知能力方面,曹亙指出,過去幾十年,通信和感知一直是在兩條獨立技術路線上進行演進。但是圍繞5G毫米波和高頻段應用,通信和感知在頻率、關鍵技術、網絡架構方面已經逐步具備了融合能力,而且在標準上和產品上,也開始呈現加速融合的趨勢。
感知場景非常豐富,關鍵是如何基于運營商的大網,提供新的感知能力,構建一個立體、多維、多業務的網絡。中國聯通歸納了幾個典型應用場景,比如車聯網應用、道路安全、無人機,低空經濟等。在推動通感研究方面,聯通發布了《智慧超感知聯合推進倡議》,以及《5G-A通感算融技術的白皮書》。另外在標準化上圍繞著目前3GPP非常熱的R19新立項,還有國內的CCSA、IMT2020和IMT2030等標準組織,中國聯通也在推動通感相應研究工作。
在網絡智能化方面,智能化是無法回避的技術方向,它代表了未來通信網絡的重要演進方向。曹亙認為,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看待:網絡性能如何向極致化進一步演進?怎么給客戶帶來極致的用戶體驗?網絡如何做到極簡運維?
從網絡智能化的維度,曹亙分享了六個典型應用場景:現網如何進行多頻多制式的網絡性能優化;基于多制式系統的網絡節能;對于用戶體驗的端到端智能化保障;圍繞基站性能,如何進行空口性能優化;如何進行智能故障檢測和診斷;網絡故障預測應用嘗試。
在算力方面,中國聯通提出無線算網一體架構,無線算網融合一體架構分成三個層次:網絡編排服務層、網絡功能層,網絡基礎設施層。打通核心云、邊緣云、基站和終端,實現端到端的業務感知和智能化編排能力。
在核心云層面,基于通用服務器的算力,提供非實時、偏向網絡管理、網絡服務和數字化服務的新業務能力。在基站側的邊緣云,基于通用服務器資源,提供近實時的能力。在基站側,異構算力資源非常重要,包括定制化的AI加速芯片,提供實時的AI應用支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