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療健康產業創新不斷涌現,并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36氪見證和陪伴著這一領域創新企業的成長,并為行業帶來專業的聲音。
為此,36氪推出了“醫療健康行業周報”這一欄目,接下來將定期發布,為讀者提供資本、政策、財務、新產品等多角度的行業資訊。
12月10日醫療健康行業周報請查收。本次周報收錄了上周醫療健康領域「36氪創投頻道」報道的融資新聞。
融資投資
一體化MEMS微型泵器件研發公司「恒脈微」近日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置柏資本領投,南京市創新投資集團、南京市麒麟創投跟投。本輪融資將用于實驗線的建設、團隊擴充以及第六代MEMS壓力式測量法血壓檢測手表的量產等。微型泵是新型流體泵,采用微流控技術原理以實現流體控制,微流控技術發展較早,但小型化難度過高,所以一直進展緩慢。微型泵的發展趨勢有二:一是高背壓、大流量趨勢,二是極微化、低能耗和高精度輸出趨勢。微泵的致動方式很多,壓電驅動結構由于響應快、驅動電壓低、輸出力矩大而被廣泛關注。
「恒脈微」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專注MEMS微型泵多元產業化應用 | 36氪首發
連鎖血液透析中心企業「達康醫療」近日獲得央企通用技術資本數億元人民幣戰略融資。本輪融資完成后,通用技術資本將與達康醫療合作,發揮央企在資本、人才和產業資源方面的優勢,加速國內獨立血液透析中心的整合發展,為更多腎病透析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達康醫療成立于2012年,目前在在江西、山東、云南、貴州等15個省運營獨立血液透析中心近70家。在透析服務人員團隊上,達康醫療組建了近1300名專業血透醫、護、技隊伍,團隊規模在國內同行業中領先。
「達康醫療」獲通用技術資本數億元戰略投資,加速血液透析中心整合發展 | 36氪首發
醫美材料公司「臻泰生物」近日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一線機構投資人、上市公司高管等共同投資孵化,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多功能檸檬酸生物材料、膠原蛋白等產品管線的開發。臻泰生物創始人黃建國為連續創業者,在生物材料與美業領域深耕多年,參與多家估值10億級公司的創立;黃埔材料研究院的馮少敏博士等主導可降解聚酯材料的研發。此外,臻泰生物研發團隊聚集了多位生物材料方向的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
「臻泰生物」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開發檸檬酸、膠原蛋白等醫美原料 | 36氪獨家
腦電,是解析、診斷、治療腦功能疾病的重要工具。腦電圖是診斷癲癇、睡眠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的金標準,在情緒障礙、認知功能障礙和兒童發育障礙等腦疾病的診斷中也發揮重要作用。但目前腦電解析卻面臨著人工讀圖效率低、成熟的讀圖醫師稀缺等現實問題,導致臨床需求無法被滿足。
依托清華大學神經工程實驗室在神經科學和腦機解碼領域的技術和經驗積累,靈犀醫學于2019年創立,如今已建立以百萬病例EEG數據為基礎的腦功能數據庫。基于超大規模人體大腦數據訓練神經動力學大模型,靈犀醫學打造了針對癲癇、抑郁癥、阿爾茲海默癥等腦疾病的AI精準診斷和治療平臺……(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海外 New Things
Seismic Therapeutic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致力于將機器學習整合到整個生物制劑發現過程中,以加速免疫藥物的開發。
12月4日,Seismic Therapeutic宣布已完成1.21億美元的B輪融資。B輪融資由新投資者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領投,其他新投資者Amgen Ventures、 Codon Capital、 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Gaingels和GC&H以及現有投資者Timothy A. Springer、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Polaris Partners、 Boxer Capital、 GV、 Samsara BioCapital都參與了本輪融資。在融資的同時,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生物技術和醫療保健合伙人、工商管理碩士Andrew Hedin將加入Seismic公司董事會……(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EndoQuest Robotics是一家私營醫療器械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致力于開發創新型腔內機器人技術助力微創手術的發展。
12月4日,EndoQuest Robotics宣布獲得了42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CE Ventures和McNair Interests領投,Puma Venture Capital作為新投資者跟投。此輪融資資金將推動該公司突破性的柔性腔內機器人的發展,包括進一步的研發、監管里程碑、商業化努力,以及加強該公司作為柔性腔內機器人領域領跑者的地位。
EndoQuest Robotics是腔內機器人技術開發領域的領先企業,該公司致力于通過開發創新型機器人系統,提供精確、靈活和更好的病人治療效果,革新微創手術,為治療內鏡醫師和外科醫生量身打造尖端的腔內介入技術,以微創方式實施上消化道手術,重點提高手術的精確性、靈活性和患者療效。該公司的專有技術可在人體腔隙內導航和執行手術,實現微創干預,提高醫療專業人員的能力。現階段,EndoQuest的柔性機器人系統正在開發中,尚未獲得FDA批準,也未在美國進行商業銷售……(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Odyssey Therapeutics是一家專注于發現、開發和商業化免疫調節劑和腫瘤藥物的生物技術公司,總部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
12月5日,Odyssey Therapeutics宣布在C輪融資中籌集了1.01億美元。本輪融資由 Ascenta Capital領投,新老投資者跟投,包括OrbiMed、SR One、General Catalyst、Foresite Capital、Woodline Partners LP、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Colt Ventures、BlackMars Capital GmbH、Creacion Ventures、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顧問的基金和賬戶、T. Rowe Price Associates、Catalio Capital Management、Walleye Capital、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Racing Beach Ventures LLC、The Healthcare Innovation Investment Fund LLC、與Leerink Partners 有關聯的投資基金、Ab Magnitude Ventures、KB Investment、The Global BioAccess Fund等參與了本輪融資。C輪融資使該公司自2021年底成立以來籌集的資金總額達到4.87億美元。該公司打算用這筆資金支持多個項目進入臨床研究,并繼續投資于研發工作,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治療創新模式……(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Eligo Bioscience是一家總部位于法國的基因編輯公司,致力于解決由微生物組細菌基因表達驅動的疾病問題。
12月5日,Eligo Bioscience宣布成功完成了由Sanofi Ventures領投的3000萬美元B輪融資。這筆資金的注入得到了新投資者Bpifrance以及現有支持者Khosla Ventures和 Seventure Partners的支持,推動Eligo向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邁進。與此同時,Sanofi Ventures合伙人Laia Crespo博士和Bpifrance投資總監Benoit Barteau將加入該公司董事會。
Eligo Bioscience是微生物組體內基因編輯領域的全球領軍企業,由洛克菲勒大學教授Luciano Marraffini、麻省理工學院教授Timothy Lu、巴斯德研究所教授David Bikard 博士和Xavier Duportet共同創立。現階段,該公司正在開發高度差異化的精準藥物產品線,以滿足因有害細菌基因表達而引發的免疫炎癥、腫瘤和傳染性疾病方面尚未得到滿足的醫療需求。該公司的抗生素將CRISPR/Cas系統與工程噬菌體衣殼相結合,開發用于根除人類微生物組內的耐藥病原體或毒性細菌的抗菌劑,使客戶能夠獲得下一代抗菌藥物來治療由超級細菌引起的疾病……(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Ketryx是一家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生命科學行業互聯應用生命周期管理軟件供應商。
12月5日,該公司宣布獲得了14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領投,麻省理工學院的E14基金和Ubiquity Ventures等現有投資者也參與了本輪融資,使融資總額達到了1800萬美元。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Guru Chahal將加入該公司董事會。Ketryx打算利用此次融資資金加快其產品開發和商業擴張。
Ketryx致力于為生命科學行業提供互聯應用生命周期管理軟件,使構建FDA監管軟件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應用的公司能夠通過基于云的現代工具加快開發,同時提高質量和合規性。它通過疊加產品開發工具并連接所有項目、風險、代碼和測試,創建了一個實時、可追溯的單一解決方案。這使團隊能夠通過自動化文檔縮短上市時間,并通過在連接的系統中執行SOP提高質量和合規性……(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Adcentrx Therapeutics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利亞州的生物技術公司,專注于加速在癌癥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蛋白共軛療法開發方面取得突破。
12月5日,該公司宣布延長其A+輪融資。在2023年4月完成的3800萬美元A+輪融資的基礎上,又追加了1300萬美元。Quan Capital和Partners Investment也參與了A+輪融資的延期。
Adcentrx將生物制劑的靶向精確性與小分子有效載荷的抗病能力相結合,致力于開發下一代靶向療法,革新治療癌癥和其他危及生命疾病的抗體偶聯藥物(ADC)療法,以改善患者的治療選擇。Adcentrx率先開發了ADC技術工具箱,關注蛋白共軛物設計中的關鍵問題,以智能方式解決前幾代共軛物中出現的問題。工具箱的組成部分包括靶向分子、連接體、有效載荷和共軛技術……(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Ability Biologics是一家總部位于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于開發有針對性的免疫調節的生物療法,以解決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12月6日,該公司宣布完成了一輪1200萬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由創始投資者Amplitude Ventures領投,Fonds de solidarité FTQ、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和Page One Ventures參投。該公司打算利用這筆資金繼續開發其解決方案。
Ability Biologics由Amplitude Ventures與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Giles Day和技術副總裁Jean-Philippe Bürckert共同發起,他們的愿景是通過其專有的人工智能(AI)平臺,利用強大的計算工具創造下一代抗體。該公司的AbiLeap發現引擎將人工智能(AI)平臺與抗體-抗原相互作用大型數據庫相結合,匯集了五年多的發現數據,包括公共和私人數據源。這使得該公司能夠解決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即生成具有邏輯門控功能的全人源抗體,使其能夠根據pH值、溫度或某些代謝物的存在等條件所決定的局部微環境,靶向特定的組織和細胞……(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行業觀察
12月5日開盤后,藥明生物雖一度跌超10%,但CXO板塊整體趨于穩定,“業績下調”的余震影響未再持續。
12月4日一早,藥明生物更新的2023年業績在行業內引起廣泛關注。公司稱,新項目減少、監管審批延遲將導致公司今年收入將不及預期;此外,新增產能利用率降低也會導致利潤下滑。
受此影響,藥明生物開盤大跌20%,勉強拉起一段時間仍沒抵擋住“跌跌不休”的態勢,最終臨時停牌。截止昨日停牌前,公司跌23.79%,報33.15港元。其余CXO板塊的頭部企業藥明康德、康龍化成、凱萊英、博騰股份昨日也分別出現大幅下跌。
不過,這樣的故事在今年6月就曾發生過一次。當時,海外CXO公司接連拿下跨國藥企大額訂單,而藥明生物上半年整體新增訂單量下滑,一度就曾引發過市場對外資大廠“遠離中國CXO”的擔憂……(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連續吃了4年多之后,今年54歲的陳茉莉用“試試吧,萬一活過120歲我就比秦始皇厲害”的形容,描述自己第一次接觸到NMN時的感受。
那是2019年8月底,距離李嘉誠擲2億港幣高調投資抗衰生物科技公司Chroma Dex已經過去兩年;而幾個月后,美國“抗衰教父”、哈佛醫學院教授大衛·辛克萊就將在Frontiers科學論壇上拋出那個經典問題:“有多少人想恢復20歲的活力?”陳茉莉可能猜不到現場那些舉手的人在想什么,但對于不久前經歷了一場“腦細血管大面積破裂”,又長期受失眠和頸椎病折磨的她來說,恢復青春無疑極具誘惑力。
NMN,也就是β-煙酰胺單核苷酸,大約5年前開始以“不老神藥”聞名全國。直到今年“6·18”消費節期間,仍被相關企業稱為“現象級大單品”,銷售額和功效一樣長紅不衰……(點擊此處獲悉詳情)
編輯:頓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