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服務的價值既可以成為消費者的必選項,也可以成為企業的必修課。
每年春節前后,是海南地區旅行的旺季,溫暖的氣候特征與大部分地區形成鮮明的對比,成為當地天然的旅游業優勢。相比來說,國內大部分地區在每年5月份前后氣候更適宜出行,反而是海南的旅游淡季。
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幾乎作用于各行各業。比如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就將業績變動的原因歸結為天氣因素,稱應季服飾的滯銷影響了營收;更大的行業影響如農作物等,據國際可可組織預測,全球變暖的氣候變化極大影響了可可豆的產量,在氣溫升高之后,無法有效應對新出現的病蟲害威脅,人們可能需要和巧克力說再見,將影響所有與巧克力相關的行業。
無疑,各行各業的淡旺季都與天氣變化緊緊相連,那么對于企業來說能夠把握淡旺季的首要前提是了解天氣,更能夠根據淡旺季制定精準的市場策略。天氣影響著大眾的生活與出行,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消費行為。11月29日,在36氪WISE2023“越過山丘”未來消費大會上,墨跡天氣廣告事業部負責人張明明就表示:“對于大眾而言,對天氣最直觀的理解就是天氣預報,陰晴雨雪;對于企業而言,天氣則意味著風險和機會。”
氣象變化如何影響消費行為,商家又應該如何緊跟氣象變化制定商業戰略,我們將在本文中洞見一二。
今年7月,印度西紅柿的零售價格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從每公斤27盧比(約合人民幣2.3元)上漲至每公斤178盧比(約合人民幣16元),暴漲了7倍。
作為印度餐桌三大主菜之一的西紅柿賣到天價,直接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恐慌,也造成了漢堡店等多家企業的經濟損失。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印度遭遇了一波極端高溫天氣,影響了西紅柿的正常生長。
氣候變化可能會帶來經濟損失,但也有可能創造經濟價值。在全球變暖的環境中,四川樂山持續的高溫讓人們不愿出門,當地一位90后青年人便建立起一個現代化的冰塊制造廠,每天可生產2000多個冰塊,大概80噸,一天能賣到一萬多塊錢。
面對天氣的“刁難”,一些企業根據“德爾菲氣象定律”研究出了一系列應對策略。比如,沃爾瑪大數據分析部門發現,每一次大臺風前,草莓醬吐司餅干的銷售量都會增長7倍,因此,沃爾瑪雇傭一些氣象服務公司為其預測未來將會出現的極端天氣,以此來提前準備相應商品。據統計,65%的零售業銷售額受天氣影響,可見,看天吃飯并不只影響第一產業,對許多行業來說,預知天氣都至關重要。
如果對氣象信息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將氣象融入不同的生活、生產場景,就可以對不同時間點做出控制庫存,組織供應鏈,精準營銷等準確判斷。
美國天氣頻道曾創立一個名為Weather FX的內部廣告機構,通過對天氣的洞察和用戶數據流量匹配,給不同類目賣家提供多種營銷場景來挖掘更多商品推廣機會,讓廣告主獲利。
同時,這些對氣象的把控也有助于賣家做未來的消費洞察,既適用于單一產品的商機洞察,比如根據溫度、濕度、不同地域匹配到精準人群,也可以找出更多類似于“啤酒+尿布”的關聯商品。
在Weather FX的幫助下,企業客戶了解到不同的氣象下,消費者可能出現的購買行為變化。比如,當波士頓出現刮風和多云天氣時,大家會想要去買巧克力;生活在邁阿密的居 民會在1月份的早上出現某種天氣時,不約而同地去購買某種特定品牌的樹莓,而不是其它水果;在芝加哥冬季的晴朗天氣里,人們會熱衷于去購買酸奶......數據分析指向了這樣的發現,同時又非常奏效,這就是氣象服務的價值。
過去一年間,墨跡天氣總結了6個天氣關鍵詞:極端高溫、強臺風、極端降水、洪水、寒潮和強對流。今年全國范圍內最高溫度達到52.2℃,并且呈現出影響的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更強的特點。高溫場景勢必會激發大眾對于清涼用品,空調、避暑勝的強烈需求,在越來越追求精準營銷的今天,對氣象變化掌握得越深入,對消費行為研究得越透徹,并且能快速做出反應,就越容易得到市場的豐厚回報。
比如,每年春季都是花粉、飛絮、霧霾、沙塵的高發期,空氣質量令人堪憂。今年春季,墨跡天氣基于空氣質量預報,聯合海爾空調打造“健康空氣制造局”虛擬IP,幫助海爾連接了空氣污染場景與海爾“洗空氣”空調產品使用場景,精準鎖定周期內的污染天氣,向全國AQI>100的空氣污染地區觸發品牌信息,讓消費者在空氣污染發生時第一時間聯想到能消毒、除菌的洗空氣空調,在真實、沉浸的場景中搭建起用戶對品牌的認知聯想,由線上種草引流線下消費,成功構建了品牌的一站式場景化內容營銷陣地。
作為國民天氣APP,墨跡天氣還聯合雪碧和麥當勞共同打造夏日高溫場景下的金牌營銷活動“35度計劃”,將流量實現轉化。在今年活動中,共收獲了40億以上的年均曝光,帶動了雪碧年均千萬杯的核銷,給麥當勞帶來年均1500萬人次的到店引流,實現了多方共贏。
氣象精準營銷,同樣離不開精準的預報準確率。
過硬的技術能力是墨跡的底氣。成立至今,墨跡經歷了近10次產品迭代,可以提供分鐘級、公里級的短時預報,以及15天、40天中長期預報。在國際權威氣象服務評測機構ForecastWatch發布的全球氣象企業預報準確率評測榜中,墨跡天氣多次獲得中國區綜合預報準確率排名第一的成績。
同時,墨跡還深耕用戶生活場景精細化運營,基于天氣預報,打造超過30種生活服務指數,承載著用戶衣食住行,將生活服務版塊拓展至母嬰、釣魚、運動、美食等多個場景,深度鏈接不同場景下的用戶需求,并基于龐大的用戶基數和不斷對用戶真實需求的跟蹤,進行深度的用戶洞察。
比如,墨跡天氣根據最近三年用戶活躍行為軌跡,發現了三個有趣的趨勢:
1.用戶更向往戶外,更愛享受大自然了:站內有海量的用戶活躍在釣魚指數、運動指數板塊;
2.用戶更愛美了:有更多用戶關注日常的防曬護膚,悅己屬性凸顯;
3.用戶更懂健康、更養生了:日常他們會關注空氣質量,還會有針對性地關注感冒指數和中暑指數,同時運動也是用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精準的用戶洞察和LBS定位技術,進行細分場景、天氣狀況、消費群體精準定位,墨跡天氣有能力實現“天”“地”“人”三維定向,幫助品牌挖掘自身與目標用戶最直接的轉化敏感點,消除品牌理念與用戶需求之間鴻溝,提升營銷投放ROI。
幫助品牌有效圈定需求人群的能力,可以滿足多行業的營銷需求,墨跡天氣廣告事業部負責人張明明向36氪表示,“比如一個運動品牌,可以通過天氣查詢和運動指數等在線行為鎖定用戶的生活場景,通過LBS分析有運動相關的POI軌跡,最終鎖定有運動興趣人群進行精準投放。”這就是技術能力和用戶鏈接的結合力量。
對大眾來說,氣象是生活中如影隨形的一部分,而氣象服務的價值既可以成為消費者的必選項,也可以成為企業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