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詠嵐
編輯 | 袁斯來
硬氪獲悉,近日,廣東啟新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新模具”)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由中安資本領投,美的資本、佛山南海產投、投控東海、穩致資本、碧桂園創投、泓諾創投等多家知名機構及上市公司參與本輪投資,璞真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將用于建設新生產基地,改善產能水平。
啟新模具成立于2004年,早期以高精度壓鑄模具起家,通過20多年持續深耕,成功選入中國壓鑄模具20強。2015年開始進入新能源汽車鋁合金壓鑄制造,聚焦在新能源汽車三電、光伏、儲能等領域。啟新模具是國內少有的同時具備模具設計生產能力與高壓鑄造生產能力的企業,累計交付超6000套模具,協助開發超過228個項目。
啟新模具工作車間,圖片來自公司
啟新模具的新能源汽車類產品主要包括電驅動系統、電源系統(以下簡稱 “三電系統”)等鋁合金精密壓鑄件。根據中國鑄造行業協會的證明,啟新模具生產的車載充電一體機外殼鑄件在全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7%。
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的應用示意圖,圖片來自公司
從燃油車到電動車,整車動力零部件發生了深刻變化。燃油車的心臟“發動機+變速箱”逐步被“電機+電機控制器+減速器”取代。在電池包取代油箱后,整車相應也增加了電子電氣控制模塊,諸如:車載充電機(OBC)、直流轉換器(DC/DC)、整車電壓分配單元(PDU)以及電池管理系統主控模塊(BCU)等。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包括電驅動系統與電源系統兩大類。這些部件的好壞,直接決定車輛的可用性。而它的最基本防護,主要是由密封性所決定的,防止因進水而導致短路事故是考驗壓鑄廠商的一個重要指標。各大車企和壓鑄廠商對新能源車鑄件的要求尚未有較為清晰的認知,因而給了啟新模具彎道超車的機會。
啟新模具是國內最早掌握車身鋁合金結構件模具的技術和壓鑄工藝的企業之一,是國內唯一一家得到國外澳大利亞科學院授權能制作3D真空排氣塊技術的企業。利用抽真空、超低速、局部擠壓、液態擠壓等技術解決了新能源汽車對氣密性零泄漏要求的產品難題。
此外,啟新模具董事長陳良進告訴硬氪,公司正瞄準了“一體化壓鑄”這一賽道,圍繞大型一體化結構件開展布局。目前已在安徽六安規劃150畝的新工廠,最高投入7000T的壓鑄機,預計2025年可以進入小規模量產。
一體化壓鑄是將原本設計中需要組裝的多個獨立的零件經重新設計,并使用超大型壓鑄機一次壓鑄成型,直接獲得完整的零部件。目前已批量生產的一體化壓鑄件,替換零部件能減重15%—20%,成本大概節約20%—25%。
對新能源汽車而言,重量每降低10%,意味著平均續航里程將增加5%—8%。一體化壓鑄技術順應了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的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根據財信證券等相關機構的預測,2025年一體化壓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89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壓鑄市場規模將達到258億元。
中國一體化壓鑄的市場規模及預測,圖片來自智研咨詢
啟新模具的客戶主要為新能源的頭部車企以及三電領域的頭部Tier 1供應商。2023年預計出貨350萬套產品。陳良進介紹,新能源汽車市場講究一個“快”字。原先整個項目的開發時間可能在一到兩年,但按照如今新能源汽車更新迭代的速度來看,需要把產品開發時間壓縮到幾個月內。啟新模具目前已適應客戶的節奏,可應對客戶前期的協同開發與后期服務。
對于未來的規劃,啟新模具的營收目標是未來三年能夠實現50%以上的持續增長。下一步,啟新模具把重心放在“一體化壓鑄”上,推進一體化結構件產品的量產。
投資方觀點:
中安資本副總經理王銀龍表示:啟新模具為鋁壓鑄小三電中細分市場龍頭,公司在模具領域積累深厚,順勢布局一體化壓鑄,客戶覆蓋主流主機廠,已步入發展快車道。本次投資將加速啟新模具安徽六安工廠落地,助力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穩致資本的執行董事楊舒寧表示:對于壓鑄行業而言,模具直接決定了產品的質量、產能、價格、交期等核心因素,行業中流傳著“三分工藝,七分模具”的說法。啟新模具利用高真空、局部擠壓等模具技術,使壓鑄件的氣密性、加工時間、精度標準等核心指標領先行業。啟新模具通過不斷的研發投入和市場拓展,已成為國內外多家知名車企和上市公司的主要配套供應商。目前作為國內小三電系統行業頭部的壓鑄企業之一,企業的技術壁壘、渠道壁壘已經形成。期待伴隨近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啟新模具可以繼續創新突破,引領中國的壓鑄行業。
36氪制圖
36氪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