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國各地的文旅部門成了最“卷”的部門,“爾濱”爆火;“山河四省”瘋狂;廣西砂糖橘、“四川小熊貓”等各地“名產”頻頻出鏡……國內旅游市場強勁復蘇,智慧文旅將迎來新風口。
智慧旅游迎來發展黃金期
最近一年,我國旅游業強勁復蘇。中國旅游研究院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旅游人次將達到54.07億,國內旅游收入將達到5.2萬億元,分別恢復至2019年的90%和91%。在復蘇的同時,如何實現高創新、好服務,成為了旅游業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搭乘數字化列車的智慧旅游成為解題方案。
2023年2月,我國在《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更是明確指出,“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提升數字文化服務能力”,為數字科技激活旅游新業態,加快文化和旅游業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一方面,各地積極推動利用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旅游消費場所,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5G+智慧旅游”協同創新發展形成熱點,為游客打造了更多元化、個性化、智能化的旅游消費場景和更高質量的旅游消費服務。另一方面,著力推進數字化技術提升旅游管理效率,旅游景區持續完善預約措施,有力促進了旅游發展環境持續改善和行業發展能力持續提升。
數字化加持 智慧景區遍地開花
面對井噴的智慧旅游需求,具有網絡、技術優勢的運營商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全面推進智慧旅游,賦能旅游行業高質量發展。
以中國電信為例,其在張家界升級打造的“張家界智慧旅游”平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化技術,打造一機玩轉“天下第一界”。“張家界智慧旅游”平臺承載在當地的天翼云資源池之上,其運算能力強,CPU算力彈性可擴展,能滿足全國乃至全球游客的實時快速訪問需求。該平臺包含一個中臺、五大應用系統,匯聚了張家界政務中心、文旅局等超過20個市直單位和多家省直單位33個行業、68項業務,涵蓋了張家界“吃、住、行、游、購、娛”六方面的基礎數據,對張家界智慧旅游創新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甘肅,甘肅省旅發委和中國電信合作開發的數字化旅游信息綜合平臺,為游客解決了“游前—游中—游后”的所有涉旅服務與問題。
在浙江,中國電信推出“紅色資源在線”平臺,形成了紅色文化的品牌,真正讓紅色資源“火”了起來,讓青年人愛上紅色文化。
數字化創新帶來沉浸式全新體驗
如今,沉浸式體驗成為智慧旅游發展的關鍵詞。文化和旅游部官網日前發布消息,經專家初評和復評,經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有關司局同意,擬確定三部委第一批全國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項目名單。不斷涌現的智慧旅游新產品、新業態,讓游客的體驗更加豐富多彩。
目前,中國電信利用VR、AR、人工智能等技術搭建起景區游客公共服務平臺,為游客提供了導游導覽、旅游資訊、文創周邊等個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文旅服務,提升了游客滿意度。中國電信還依靠AI、3D渲染等技術手段,為游客帶來沉浸式創新互動體驗,將現實生活中的景色生動呈現在屏幕上,形成多渠道、全景式旅游模式,提高了游客對景區的主觀感知度。
未來,中國電信將充分發揮5G、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勢,推動智慧旅游建設,加快構建文旅行業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