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出海越來越成為一家中國公司核心戰略時,如何征戰全球市場就成為一個極其專業的話題。在全球化的演變中,已有不少中國品牌站立潮頭。鑒于此,硬氪特推出「Insight全球」專欄,從品牌成長與變遷,探索中國品牌出海的前沿方向與時代契機,為出海玩家與行業提供思考與啟發。 這是我們專欄第26期——摩方精密科技,這是全球唯一能將3D打印精度精確到2微米、兼具超高公差控制能力、實現工業化應用的企業,也是為數不多的將精密加工設備出口到日本的初創企業。 硬氪同摩方精密聯合創始人兼CTO聊了聊——在世界半導體知名公司工作過多年的他,進入3D打印行業,如何快速帶領摩方精密前進?
作者 | 張子怡
編輯 | 彭孝秋
六年前,夏春光辭去在光刻機巨頭ASML的工作,加入處于初創階段的摩方精密。
在摩方精密附近宿舍住了四個月后,擔任公司聯合創始人兼CTO的他交付了第一代3D打印設備,這代設備讓公司在當年就實現超過2000萬元的銷售額,也讓公司由此走入國內3D打印行業的“無人區”——微納3D打印。
傳統3D打印的工作原理多是“分層制造”,層與層之間的精度受限,使得3D打印機難以制造高精度器件。微納3D打印解決超高精度問題,下游應用極其廣泛。
一根頭發絲的直徑通常在60到90微米之間,而在工業與科研領域,常需要使用比頭發絲更細的微型精密器件,精確到10微米、2微米......
它出現在我們看不見的領域,例如細胞或類器官培養芯片、青光眼治療釘、質譜儀霧化器配件.....;抑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超薄手機相機、車載相機、用于美白修復牙齒的牙齒貼面......這些微納3D打印都能制造。
入局微納3D打印領域的摩方精密,在近兩年順利融資4.7億元、估值超30億。截至2023年11月,摩方精密已與全球35個國家,近2000家科研機構以及工業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其中既有強生、GE醫療等在內的全球前10醫療器械企業,也有全球前10的精密連接器企業。國內與海外業務比重大致相當。
這樣的成績并不容易。摩方精密經歷過3D打印的泡沫覆滅期,進入的又是在當時十分空白的市場領域。而且,單臺設備10萬美金的起步價格,也能“勸退”不少企業。
多年以來,中國3D打印機在海外雖是遍地開花,但多以消費級3D打印機為主,設備單價2000元以下。
昂貴的工業級3D打印機想要賣到海外,面臨不小的困難?!爸袊圃臁痹谶@時往往不是利刃而是鈍刀。
摩方精密日本及終端事業部總監陸俊輝,在剛開始拓展第一位日本客戶時,先是歷經半年的等待,關系反復繞疊才見到客戶第一面;此后在長達兩年時間里,借著大量零部件制作訂單,對設備進行長時間的觀察和測試,最終這位客戶才決定引進摩方的打印系統。
硬氪了解到,中國長期大量從日本進口精密加工設備,但鮮有能將原創的精密加工設備逆向出口到日本的案例。而摩方精密也是全球唯一能夠將3D打印精度精確到2微米、兼具超高公差控制能力、實現工業化應用的企業。
技術壁壘是拿下海外市場的第一枚砝碼。
01 絕對的技術優勢
研發產品初期,摩方精密想要找到存在市場空白的產品?!爱敃r有很多3D打印企業,(所以)我們不想走‘拿來-低價-走量’的老路,我們想創新。”夏春光說。
3D 打印設備可分為桌面級打印機(也稱為“消費級”)和工業級打印機。近年來隨著國外桌面級打印機相關專利保護到期,技術壁壘下降,國內桌面級打印機廠家數量急劇增長,新進企業增多,競爭愈發激烈。相比之下,工業級打印機技術壁壘高,資本投入大,一直以來發展都較為緩慢。
并且,3D 打印技術發展至今,由于其各主要工藝及技術因具備不同的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消費及電子產品等領域都具備獨特技術加之和發展空間,形成多種技術路線共存的局面。
摩方精密瞄準的是1-30微米這一精度區間空白,采用原創的面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率先在全球范圍內推出具有2微米和10微米精度的微米級精密3D打印設備。
硬氪了解到,從1微米到20微米的打印機工作范圍來看,摩方精密在全球呈壟斷態勢。25微米、50微米以上,全球有很多的企業在做,但摩方精密可同時做到極限2微米打印系統,且兼具工業水準的加工公差控制能力。
敢于瞄準市場空白開發產品,跟夏春光在半導體公司工作的經歷有很大關系。半導體產品的設計對為精密部件有很大需求,這類部件傳統注塑方法常常難以制造。
“各種部件在設計加工過程中都用到圖紙,而每一張機械圖紙中的尺寸都是帶有公差要求的,公差就是加工尺寸的準確度。因為大部分部件是要組裝使用的,加工尺寸不準,影響器件組裝,甚至嚴重影響使用壽命。特別是精密部件,尺寸公差要求都是小于±25微米。而市場上幾乎所有3D打印機所能提供的公差,一般都大于±100微米?!?/p>
企業供圖
摩方精密能夠在保持微米級精度的情況下實現了厘米級的加工尺寸,也就是所謂的“跨尺度”加工能力,在摩方之前,沒有企業有這種能力。這對于工業界有很大的吸引力。
工業領域的傳統制樣方法是模具注塑或機械加工。由于模具成本高,制作周期長,而機械加工也需要前期復雜的刀具路徑編程,兩種方法初期投入成本高、周期長;在產品的研發迭代過程中,制作模具或編程的過程還需要伴隨著設計優化而不斷重復,成為研發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導致研發周期非常長。
在夏春光看來,3D打印可以是傳統模具注塑或機械加工工藝的重要補充,尤其在小批量生產領域有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上的優勢。過去傳統加工方法制造微小零件,常常是部分制造,再通過粘合焊接、內螺紋聯接等方式進行組裝。而今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系統的小型、微型和復雜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傳統的加工方法不再適用,也限制了產品的設計和功能。精密3D打印就變得不可替代,它可以免模具、免編程,“一體成型”具有復雜構型的產品。
硬氪了解,已經有生產靶向藥物的廠家,利用摩方設備打印特殊的點陣結構,在其上培養特定細胞,從而測試藥物。多數情況下,由于涉及商業機密,摩方精密無法了解客戶打印的零件最重要應用在哪些產品。不過,短短數年,有近2000家科研機構和工業企業的客戶都間接證明其微納3D打印機的應用潛力。
誠然,人類無限的聰明才智,能讓技術躍升一個又一個階梯。只是,解決真問題與真需求永遠是“問題”。
在研發微納3D打印技術之前,摩方精密曾做過一段時間新材料的研發生產,此路并不順利。從研發第一代微納3D打印設備開始,摩方精密看準的即是——工業行業對于增材制造的特殊需求,這條路目前捋順了。
02 “中國制造”的尷尬與努力
“百思不得其解”是陸俊輝拓展日本市場時最初的感受。
日本市場對企業技術壁壘要求高,加之對產品要求十分嚴苛,讓不少中國企業望而卻步。出海日本的企業,不少是消費類美妝品牌或是國產手游,先進制造類企業少之又少。
在日本展覽會上,陸俊輝發現不少日本企業對摩方精密打印的精密器件很感興趣。但當了解摩方精密是家中國初創企業,產品也是以前沒見過的,不知道實際質量如何,于是就選擇放棄繼續聯系。
“日本的企業通常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想第一個嘗試新技術。當時甚至有企業派人來考察公司,后續就沒有動靜。要把一項全新的技術引進早已成熟的工藝流程中,本身就不容易,對于日本的企業,尤其是那些內部流程已經非常成熟的大企業,就更加難了。”陸俊輝說。
為了打開日本的市場,摩方精密急需一個有代表性的標桿客戶。達成合作的契機很是機緣巧合。日本某大型銀行在深圳的一位實習生上門拓展開戶業務,遇到陸俊輝,陸俊輝隨口聊起在日本拓展市場不順利的事。這位實習生聽后轉達給公司,信息層層上移,最終,該銀行的高層領導出面聯系了摩方目標客戶的高層領導,在高層領導的推動下,陸俊輝終于有機會與該日企的人員現場交流。
“當時距離展會已經過去半年了,但是見面的時候,我看到對方手里拿著的宣傳冊是我之前展會上發的,他們一直有關注我們,并且確實有需求,但由于地理、語言、商務習慣和流程等種種原因,沒有辦法開展合作?!?/p>
此后,又經歷了長達兩年的產品測試,該日企成為摩方精密在日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企業供圖
從首個日本客戶開始,摩方精密逐漸打開日本市場。其中,作為世界領先的精密連接件制造廠商廣瀨電機也是其重要客戶之一。
廣瀨電機生產的電子連接器被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車載設備、工業設備等領域。在電子電路產品需要變得更小、更精密的當下,廣瀨電機這類連接器制造商也普遍需要研究尖端制造技術,隨時應對產品標準和性能的轉變。
廣瀨電機的尖端制造研究部負責人曾對日本媒體表示,“摩方精密是唯一能夠滿足我們在處理每個細節模型方面的要求設備。我引入的決定性因素是它使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p>
技術上的唯一性與獨特性,讓摩方精密打破了一些對中國制造的“偏見”。
當然,苛刻與不夠信任仍然是摩方精密在拓展海外市場時會遇到的問題。
陸俊輝遇到過客戶發現設備無法開機,潛意識認為是國產產品質量差的投訴,當時公司曾專門派工程師飛去日本解決,結果發現是電源線未接入電源;也遇到過客戶認為HDMI線和USB線不能同接入口嚴絲合縫地對齊是質量問題的情況(正常情況是要保留一定的縫隙),最終出具專門的質量承諾書,才獲得客戶諒解。
夏春光也告訴硬氪:“日本客戶非常重視細節和質量。對于他們抱怨的問題,我們會針對性地改進產品。比如他們會抱怨手動調整打印平臺的平面度非常麻煩,于是我們就開發了程序自動調整的解決方案,大大地優化了客戶的使用體驗?!?/p>
除此之外,摩方精密不斷完善售后服務,總結問題與經驗,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我們對工程師有要求??蛻粲袉栴},一小時內必須回復,四小時內必須解決。如果解決不了,我們會派人現場解決。雖然我們是家初創企業,但設備的安裝、測試、日常維保,我們都會不斷完善體系?!毕拇汗庹f。
摩方精密的下一步也十分明確。為了能夠實現更大的增長,公司將不止于售賣終端設備、提供打印服務,也計劃銷售3D打印能夠生產的產品。
最新例子是“牙齒貼面”產品的應用。牙齒貼面是一種牙齒美白修復技術,會在缺損或顏色較重牙齒上貼和正常牙齒顏色相近的貼片。
企業供圖
傳統工藝牙齒貼片厚度在400微米以上,由于貼片過厚,需要對用戶磨牙,有著影響牙神經的風險。摩方精密可制作出最低厚度達40微米的牙齒貼面產品,讓患者不磨牙、少磨牙,更大程度地保留牙釉質。
在摩方精密的工廠里,黃色燈管的氤氳中,數臺打印設備正在打印著其“牙齒貼面”產品。這是下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