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表示,數字經濟時代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算力已經成為全球緊缺的戰略性資源。
目前,中國的算力總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截至2023年,我國提供算力服務的在用機架數達到810萬標準機架,算力規模達到230 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
據了解,算力是計算能力的簡稱,算力實現的核心是CPU、GPU、FPGA、ASIC等各類計算芯片,并由計算機、服務器、高性能計算集群和各類智能終端等承載。
不過,余曉暉也表示,目前,我國各類算力提供主體超5000家,其技術體系、基礎架構、調用接口、資源描述等存在差異,建成的算力沒有形成全國范圍內可感知和調度的標準化算力服務。
在這種背景下,亟需探索并逐步建立全國算力服務統一大市場,讓算力作為中國新質生產力的作用充分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