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精品一区-日韩专区一区-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看app麻豆,久久99国产精品二区不卡

中國科學家突破全球化量子通信技術瓶頸

業界
TIME
2025-03-21 10:36
新華網
分享

  新華社合肥3月20日電(記者徐海濤、陳諾)一頭連接亞洲東部的中國,一頭連接非洲大陸最南端的南非,以中國微納量子衛星為橋梁,中非聯合科研團隊近期成功實現12900多公里距離的洲際量子通信。

  3月20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刊發論文,介紹了這次全球南北半球國家之間的首次量子通信,稱其為“向長距離安全量子通信的現實飛躍”。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彭承志、廖勝凱等人,聯合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微納量子衛星與小型化、可移動地面站之間的實時星地量子密鑰分發。他們與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科研團隊合作,在中國和南非之間相隔12900多公里的距離上建立量子密鑰,成功將一張中國長城圖片和一張南非實驗現場圖片完成“一次一密”加密,實現跨越南北半球的遠程安全傳輸。

  量子通信技術,是迄今唯一可實現“信息論可證”的保密通信方式,可大幅提升信息的安全傳輸水平。經過十幾年的努力,使用光纖傳輸的城域城際量子通信已發展成熟并初步應用,但要實現跨洲聯洋的全球性遠程量子通信,需要借助量子衛星平臺。本次洲際量子通信使用的是新型微納量子衛星“濟南一號”。

b9.jpg

  “以前要實現一次星地間的量子通信,大約需要三四天時間,現在已經可以實現實時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濟南一號”項目負責人廖勝凱介紹說,此外,“濟南一號”的載荷重量只有約23公斤,重量不到“墨子號”的十分之一,而光源頻率提升約6倍。

  2016年,中國潘建偉科研團隊牽頭研制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據悉,與9年前相比,此次實現連接亞非兩大洲的量子通信,在通信性能和設備集成等方面都有重大提升。

  當年的第一代量子通信衛星地面站重約13噸,現在只有不到100公斤重,可以方便地部署到城市、山區、高原等各種環境。這些技術進步提升了量子通信的實用性和經濟性,為大規模量子通信網絡的建設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使實現全球化量子通信成為可能。

  對于中非聯合科研團隊實現的成果,《自然》雜志審稿人稱贊這是“技術上令人欽佩的成就”,認為“其展示了衛星量子密鑰分發技術的成熟,代表了構建量子和經典通信衛星星座的里程碑”。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刊載之目的為傳播更多信息,如內容不適請及時通知我們。

相關熱點

  今年前兩個月,我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6%和9.1%,有力支撐工業經濟實現穩步向新向好發展。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我國通用設備、...
熱點
  3月18日,以“數智賦能 育見未來”為主題的浙江中小學校長AI通識研訓活動在杭州市西湖區云州國際青云里舉行,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省公共政策研究院...
業界

相關推薦

1
3